跳转到主要内容

京海互联亿元增持格力,高分红受争议

2025-03-05 15:50:05
来源
财迅通

3月3日晚间,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披露,公司第三大股东京海互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海互联”)拟在未来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高于21亿元。

股权争夺 经销商抱团反制

成立于2006年的京海互联,由格力全国20余家核心经销商共同出资组建,位列第三大股东。其法定代表人郭书战曾长期担任格力电器董事、监事,直至2019年转任董事,但在2024年格力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中未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京海互联董事张军督。

本次增持前,京海互联持有公司股份392,442,9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01%,这次增持计划中,渤海银行将为京海互联提供最高14.7亿元的专项贷款。按格力电器3月3日收盘价40.56元/股计算,最低增持规模对应2588万股(占总股本0.46%),最高可达5177万股(0.92%)。若完成上限,其作为“经销商代表”的话语权将更加巩固。

作为全球头部的空调制造商,格力电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7.22亿元,面对美的、海尔等竞争对手在智能家居、海外市场的扩张,格力近年加速了多元化布局,包括收购银隆新能源(现格力钛)、加码储能业务,目前来看,成效还未显现。

“风险对冲” 高分红亮眼

2020年起,格力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变革,缩减层级并直面消费者,导致了传统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京海互联的增持行为,不仅是对格力转型成本的“风险对冲”,更是试图通过股权绑定强化在渠道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格力电器以高分红闻名。据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08.2亿元,远超股权融资总额51.52亿元,派息融资比高达25.39倍,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2024年中期更豪掷55.22亿元分红。

然而,高分红虽赢得投资者青睐,但也引发了争议,格力电器的融资效率受市场质疑,过度分配是否削弱了企业再投资能力,面对新能源、智能化的转型需求,格力能否维持现有分红水平还是个疑问。

格力股价波动 京海互联增持护盘

截至3月5日收盘,格力电器股价为42.06元/股。京海互联选择此时增持,可以降低持仓成本,又能向市场传递“低估”信号。家电行业分析师指出:“经销商增持通常与企业业绩预期挂钩,若格力下半年空调销售回暖,股价存在反弹空间。”

董明珠退休传闻不断发酵,格力电器管理层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这次经销商联盟大举增持,如果未来接班人调整渠道策略,京海互联可以通过股权的优势施加制衡。

但值得注意的是,京海互联过去12个月已累计增持639.99万股,此次计划是近年来的最大动作,京海互联对格力长期发展充满信心,但股东间的分红争议不断。

据悉,支持者认为,格力电器的高分红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尊重,但反对者担忧这种过度分红可能会限制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上的投入。

数据显示,格力研发费用占比近年维持在3%-4%,低于美的、海尔的水平,格力还需加大研发创新。

京海互联增持反映了格力渠道改革的深化,在新零售冲击下,传统经销商议价力下滑,股权绑定是稳定渠道的关键,但过度依赖经销商也有可能使决策灵活性下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