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能建:四川二郎山覆冰观测站揭牌,助力电力气象研究

2025-04-12 16:31: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4月10日消息,4月10日,四川省首个省级覆冰野外观测研究平台——二郎山高原过渡带电力设施覆冰与安全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泸定县正式揭牌。这一平台由国网经研院、中国能建西南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建设,标志着我国电力气象研究步入新阶段。

该平台位于甘孜州泸定县海拔3000米的二郎山脉,始建于2001年,是我国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高海拔覆冰观测站。站内配备了地面气象观测场、不同高度的雨凇塔、覆冰自动观测仪等多种设备,并周边延伸建设8个观冰点,形成了“一站多点”的立体多维覆冰观测体系。由于其年平均覆冰过程超30次,最大覆冰厚度达90毫米,且覆冰类型齐全,被誉为“天然覆冰实验室”。

二郎山野外观测站不仅为捕捉西南高海拔地区覆冰现象、揭示成冰规律提供了宝贵数据,还正聚焦川藏高原过渡带的典型气候特征等难题,联合国内电力和气象领域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目标是加速建设覆盖“基础观测-试验研究-仿真模拟-设计应用”全链条的国家级电力气象创新平台,填补相关国际标准空白。

同时,该观测站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设施开放,为区域内的公路、铁路及新能源设施等重大工程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工程抗灾设防等级,完善偏远山区气象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为农牧林业生产等民生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能建西南院科研团队依托二郎山野外观测站二十四年的观测数据,围绕输电线路防冰抗冰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机理研究方面,团队揭示了西南地区覆冰过程的气象动力机制和地形影响规律;在观测技术领域,创新研制了多种覆冰观测设备,突破了高寒高海拔区域的观测难题;在抗冰技术研究上,深入探究了重覆冰对线路的影响,并提出了多参数综合评估方法;在预测预警方面,构建了覆冰厚度数学模型和预测预警系统。

这些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西电东送”等重要输电工程的设计建设,并在2023年的极端冰冻灾害中得到了验证。二郎山野外观测站作为雪域之巅的“冰峰哨所”,正用科技之力解码自然密码,为能源命脉筑起安全屏障,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