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9月17日消息显示,蓝思科技(300433.SZ)(06613.HK)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蓝思光电科技(长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光学仪器、虚拟现实设备、显示器件、新型光学材料及眼镜制造等领域。此次布局的核心,是蓝思科技将其独家定制曲面镀膜技术等核心光学技术深度落地,不仅加速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光学产业链纵深迈进,更凭借技术硬实力在智能穿戴千亿赛道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理想硬件载体,AI+AR眼镜快速进入行业爆发期。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中国市场将达290.7万台,同比增幅分别为42.5%和121.1%;北美Meta大幅上修出货量目标至千万级,国内Rokid Glasses持续热销甚至“一机难求”,均印证市场对高品质AR设备的强烈需求,而这一需求的核心突破口,正聚焦于光波导镜片的技术突破。
在各类AR显示解决方案中,光波导镜片因轻薄、高透光、形态接近普通眼镜的优势,成为消费级AR设备的首选方案,但行业长期受困于良率低、成本高、产能有限的瓶颈,关键症结之一便是复杂的镀膜工艺。而蓝思科技的独家定制曲面镀膜技术,恰好攻克这一核心难题——该技术能精准适配光波导镜片的曲面结构,实现均匀、高附着度的镀膜效果,大幅提升镜片的透光率与光学稳定性,同时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直接推动良率与产能双提升。
作为全球多家头部AI眼镜客户的核心模组供应商及Rokid整机组装商,蓝思科技已实现从光学镜片、功能模组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覆盖,其技术优势更直接体现在合作项目中。公开信息显示,蓝思科技为Rokid眼镜提供独家整机组装及核心模组供应,其中光波导镜片便应用了定制化镀膜技术;产业链消息进一步爆料,在Meta新一代Hypernova产品中,蓝思科技凭借技术壁垒锁定自由曲面光波导支架、超薄微晶玻璃盖板和MIM粉末冶金散热模块三大核心模块及其他结构件的独家供应份额,单机价值量近2000元,若首年出货量达200万部,仅此一款产品便可为蓝思带来40亿收入,这背后正是独家定制曲面镀膜技术等核心能力构筑的竞争护城河。
蓝思科技的战略视野远不止于短期订单——通过将独家定制曲面镀膜技术与自研纳米微晶玻璃、光波导镜片规模化量产及光机模组整合能力深度协同,公司不仅能解决行业当前最大的产能瓶颈,更能持续提升单机价值量,在AR行业爆发期实现“技术-产能-利润”的正向循环。此次成立蓝思光电科技公司,正是为了将这一技术优势进一步规模化、产业化,为消费级AR的全面普及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