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机构调研

四川成渝:天邛高速试运营未收费,公司未来将立足主业并拓展新能源

财迅通讯,4月21日四川成渝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线上参与四川成渝(601107)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罗祖义,副董事长、总经理 游志明,财务总监 郭人荣,董事、董事会秘书 姚建成,独立董事 步丹璐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四川成渝表示,天邛高速目前试运营,尚未收费和摊销特许经营权。公司业绩增长源于主业与综合能源、新能源业务协同及降本增效。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增长22.91%。未来,四川成渝将立足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推动存量高速改扩建,探索低碳智能建造,培育绿色能源产业。盈利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增长及业务拓展。公司正推进成乐高速扩容等项目,加强养护工作。在能源领域,公司正整合传统与新能源,布局综合能源站点。服务区设计优化和多式联运业务方面,公司打造全场景服务体系,开展服务区升级工作。2024年,公司在环保和社会公益方面积极行动,加强排污治理,推广绿色技术,开展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这些行动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截至发稿,四川成渝总市值为122.41亿元,市盈率TTM为11.86,每股净资产为5.36元。


中信建投:答复详见业绩说明会视频回放及互动交流

财迅通讯,4月21日中信建投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8日接受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和财经媒体等机构调研,公司董事长 刘成,公司总经理 金剑华,公司董事会秘书 刘乃生,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 赵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中信建投表示,在业绩说明会的直播交流环节,公司主要回应了以下关键问题:关于打造一流投行的部署及未来发展重点;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成效与未来布局;资本金分配侧重及补充计划;中资券商出海对行业的影响及公司国际化成果与规划;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探索与AI业务赋能规划;应对缩量股权融资市场的策略及港股投行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业务布局以把握居民增配权益机遇。此外,网络文字互动环节还涉及成本控制、市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2025年数字化、人工智能应用规划等。具体答复内容可详见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本次业绩说明会视频回放及互动交流。

截至发稿,中信建投总市值为1,525.83亿元,市盈率TTM为25.22,每股净资产为9.8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董事长致辞

旭杰科技:公司将拓展光伏业务,加快海外布局,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财迅通讯,4月21日旭杰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公司本次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丁杰,总经理 金炜,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陈吉容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旭杰科技表示,公司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复。首先,对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公司表示将通过拓展光伏电站开发、EPC施工、电站运营及销售等业务,利用市场充分竞争降低投资建设成本,并合理安排电站开发与转让节奏,提升光伏板块持续经营能力。其次,收购中新旭德47%股份后,公司将进一步向光伏产业链下游拓展,深化光伏建筑一体化布局,获取更多电站转售和并网发电收益。针对业绩问题,公司计划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业务,保持澳洲业务增长,重点开拓海外光伏新能源市场,并稳健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最后,关于中东业务进展,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并依托在澳洲积累的海外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截至发稿,旭杰科技总市值为10.41亿元,市盈率TTM为-34.59,每股净资产为2.05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粤桂股份:公司回应了多问题,涉及产量、计划、产值等,详情请参考公司年报

财迅通讯,4月21日粤桂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粤桂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主持人 粤桂股份,董事长 刘富华,董事、总经理 卢勇滨,独立董事 胡咸华,独立董事 刘祎,独立董事 李爱菊,董事会秘书 赵松,财务负责人 曾营基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沙钢股份:公司将通过产品升级、市场多元化和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财迅通讯,4月21日沙钢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线上参与沙钢股份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季永新,总经理 钱洪建,财务总监 张兆斌,独立董事 黄雄,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杨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富士达:2025年公司将拓展新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与市值管理

财迅通讯,4月21日富士达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武向文,董事、总经理 付景超,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鲁军仓,财务负责人 朱克元,保荐代表 郭卫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富士达表示,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及高管回答了投资者关心的多个问题。公司计划在2025年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卫星等高端射频连接器应用领域实现新进展。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受防务市场不达预期、新研发项目投入大、商业航天发射计划未达预期及民用通信领域毛利率低等因素影响。关于经营性现金流和应收账款,公司表示将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降低经营风险。面对低成本趋势,公司将实施成本效率工程。为应对行业竞争和技术变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领域布局,构建专业化研发队伍。商业卫星领域连接器产品2025年订单预计稳定增长。在宇航领域,公司具有低成本、高可靠的互连系统解决方案优势。关于市值管理,公司已建立相关制度,并致力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信息披露和合规运营。新业务高速铜缆方面,公司已完成400G高速铜缆组件样品试制线建设,并正在扩展产品品类和进行下游验证,预计2025年对业绩贡献较小。

沃森生物:公司计划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疫苗研发管线布局

财迅通讯,4月21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李云春,董事、总裁 姚伟,独立董事 朱锦余,副总裁 吴云燕,财务总监 吴昌雄,董事会秘书 刘宇然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沃森生物表示,公司针对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份额,计划通过科普宣传、学术交流、品牌营销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市场,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力争实现国内外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的双提升。对于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6.10%,公司解释主要因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中标价格下降以及金融资产估值变动等因素导致。公司二价HPV疫苗销售情况将在一季报中披露,并持续推进国内市场下沉和争取地方政府采购。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临床总结报告正在撰写。

华立科技:营收增长因游戏游艺设备和IP衍生品销售增长

财迅通讯,4月21日华立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苏本立,独立董事 王立新,财务总监 冯正春,董事会秘书 华舜阳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华立科技表示,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回答了投资者的多个问题。首先,2024年度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游戏游艺设备销售收入和动漫IP衍生产品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分别增长了37.85%和26.14%,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新兴创业者和跨界资本的涌入、老客户设备更新需求的提升、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强以及市场投放策略的强化。公司目前拥有多款全球或区域代理权的IP,并计划持续推动IP与产品相结合。

对于2025年的布局和计划,公司将以“IP生态化运营”为核心,加强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深化业务创新与资源整合。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文娱消费行业的新潮流、新趋势,丰富产品矩阵。

关于产能情况,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计划投资不低于1.4亿元建设扩产项目,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丰光精密:谐波减速器市场需求释放,公司未来将抢抓市场机遇

财迅通讯,4月21日丰光精密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李军,董事、全球营销中心总经理 李伟,董事、董事会秘书 吕冬梅,董事、财务总监 王学良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丰光精密表示,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回答了投资者关心的多个问题。首先,公司预计2025年4月23日披露一季度报告,目前已取得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订单。对于谐波市场,公司认为随着“机器换人”热潮和机器人技术突破,谐波减速器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和高端装备领域。公司谐波减速器的优势在于采用日系加工技术和标准,并对标四大机器人厂商供应商。目前,公司有03-32型谐波减速器可满足多种机器人需求。

关于行业前景,公司认为其专注的精密机械制造领域市场容量大,受国家政策扶持,未来增长空间较大。对于国际贸易政策影响,公司已通过成立境外子公司提前布局。关于盈利水平,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0.0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0.81%,主要受厂房折旧、利息支出费用化等因素影响。

上海凯宝:公司回应投资者关切,表示将稳健发展,推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

财迅通讯,4月21日上海凯宝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广大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穆竟伟,总经理 周迎宾,独立董事 马洪,财务总监 陈友龙,董事会秘书 任立旺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上海凯宝表示,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回答了投资者的多个问题。首先,关于中药注射液市场,公司表示正在推进主营产品的二次开发及系列品种研发,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公司建立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专职应收账款管理岗位,确保账款及时回收。在控制人工成本方面,公司通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优化生产秩序提升了工作效率。

关于公司未来增长趋势,管理层表示将紧密围绕战略方向,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以应对行业政策监管、体制改革等挑战。公司四季度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深入开发,未来将继续开发新适应症和新产品,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

对于新产品研发,公司非常关注并将及时披露进展。同时,拆迁补偿款已摊销完毕,不会对未来财务产生较大影响。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将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投资专业化水平,并严格遵循规范运作、稳健经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