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收盘,中药概念概念板块指数报2053.3点,跌幅0.23%,成交316.0亿元,换手2.56%。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生物谷报10.75元,跌-5.70%。百洋医药报21.43元,跌-8.26%。国发股份报5.60元,跌-8.65%。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维康药业报17.99元,涨12.09%;恩威医药报28.13元,涨11.27%;*ST吉药报1.04元,涨10.64%。
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涵盖了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注射剂。根据中国中医理论,采集、炮制、配制、说明药理及指导临床使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起到恢复和保健的作用。其来源主要是天然药物和加工产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以及部分化学和生物制品,其中中医以植物药为主,因此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中药可分为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注射剂。中药材是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通常源自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对贮藏环境有较高要求。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根据中医药理论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品,需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中药饮片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则是通过现代加工工艺将中药饮片制成颗粒剂,方便直接配方和冲服,分为单方和复方两种。中药注射剂则是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制剂,可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方式使用。
中药产业链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中药材种植、中药制作生产和中药销售三大环节。其中,中药制作生产包括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及中成药;下游销售则分为电商平台、零售药店及医疗机构。产业链上游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供应商,根据药物来源不同,分为药用植物药、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等。中药制作生产是中游产业链的核心,围绕中药制造生产的供需均衡,主要分为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的生产。中药主要的销售场所为医疗机构与药店,消费终端则是中成药的服用患者。为保障中成药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满足消费者多元的治疗和保健需求,下游销售终端倾向于与品牌实力强、产品质量高、信誉良好的中成药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