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4月10日讯,基康仪器(830879)在互动平台针对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问:请问董事长,公司外延发展并购重组有没有进展?年内有可能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实现外延式增长是公司董事会制订的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公司一直在积极努力推进该部分战略的落地。公司将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则要求,请投资者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这几年国家很重视智慧水利建设,贵司在这方面有布局吗?请具体介绍一下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智慧水利业务,具体有智慧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库、数字孪生水电站、智慧水生态、智慧水安全、智慧灌区、智慧河湖管理、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数字孪生水利“空天地水工”监测感知等。
公司已成功参与了多个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包括黄河宁夏段防洪减灾、北戴河数字孪生流域与智慧河湖管理、汾河流域大中型水库联合防洪调度、邯郸市跃峰灌区信息化、邯郸幸福河湖、AK雨水情测报与洪水预报、富春江洪水预报预警与智慧调度、海南州共和县哇洪水库大坝面板防护工程及数字孪生工程等项目,未来将继续加强智慧水利领域市场拓展。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公司披露下墨脱水电站今年能否正式开工或者发布下工程前期进度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该水电站的有关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或项目业主方发布的官方信息。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在管理能力建设上有哪些举措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2024年多措并举提升管理与运营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具体包括:1)引入外部管理咨询机构,实施管理提升咨询项目,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制定了人才发展通道和干部管理办法;2)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老旧欠款催收工作,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在不断优化;3)公司的客户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4)工程部加强人才梯队能力建设,为承接各行业重大项目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公司近几年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大部分用于产品迭代更新和新产品研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24年,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机器视觉变形监测系统和无线测振一体化边缘终端已经推向市场,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精度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越,正在逐步推向市场。2025年,公司已经完成了研发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其中包括了部分新产品的研发计划。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丰富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我想问下公司一直打算并购重组,什么时候能落实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实现外延式增长是公司董事会制订的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公司一直在积极努力推进该部分战略的落地。公司将严格遵守监管部门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则要求,请投资者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公司有没有回购计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重视维护投资者利益,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于股份回购,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及《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场环境、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等因素审慎评估,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以公司公告信息为准。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达到2,034亿美元,中国传感器市场在2021年已达到2,905.2亿元。请问公司如何看待传感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战略?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行业将朝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在技术方面,传感器技术不断创新,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纳米技术、光学传感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传感器在更多领域得以普及。在应用领域方面,传感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在工业领域,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场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普及,推动了传感器需求的快速增长。此外,医疗健康、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公司是智能监测终端供应商和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构建了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合作研发、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公司振弦类、光纤光栅类、光电类传感技术优势明显,机器视觉类等新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云平台及行业软件的智能化升级稳步推进,并持续探索新的感知技术和方式在智能安全监测领域的集成应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深化大营销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营销体系,紧密贴合行业特性与客户需求,实现对行业和客户的垂直深耕,同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生态协同。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毛利率指标一直不错,并且2024年继续提升,是什么因素驱动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56.06%,较上年同期提升1.59%。其中安全监测解决方案毛利率提升7.62%,智能监测终端产品毛利率提升1.1%,两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同比提升。安全监测解决方案毛利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实施的项目中公司自产产品占比有所提高,且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抽蓄自动化监测项目收入占比提高;智能监测终端产品方面,毛利率略有上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贵公司产品是否设计深海科技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海堤码头、核电站等构筑物的安全监测。公司将积极跟踪该领域应用场景的需求,拓展相关领域的市场客户并研制开发相应产品,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贵公司产品是否能应用于深海科技?有成功案例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海堤码头、核电站等构筑物的安全监测。公司将积极跟踪该领域应用场景的需求,拓展相关领域的市场客户并研制开发相应产品,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公司发布下在特殊机器人方面的合作进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与部分特种机器人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并共同探索在公司现有行业领域的应用,但尚未达成正式合作。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2025年的发展战略是否有调整?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继续坚持既定发展战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做精做强做大主业,努力实现公司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围绕主营业务,积极探索通过资本市场工具,实现强链、延链、补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查询-001】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 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5,680.0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290.86万元,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87%,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关注到公司曾经为南水北调、三峡、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提供过智能监测设备和服务,2024年有新参与哪些典型项目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4年较好地抓住了国家水网建设、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核电站建设以及公路高边坡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等细分领域的市场机遇,参与到多个标杆性项目建设中。
水利领域,公司成功获得了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二期工程等重大国家骨干水网建设工程订单;在湖北、四川、广西、山东等省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的项目之后,公司渗压计、BGK-Micro-40-Pro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能源领域,公司成功中标了广东水源山、福建厦门、陕西镇安等抽水蓄能电站的仪器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太平岭核电站、三澳核电站、海阳核电站等项目。
交通领域,公司为广东省公路边坡监测项目供应锚索测力计和数据采集设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查询-002】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紧抓市场、研发和组织管理三条主线。在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深耕能源、水利、交通等行业;在研发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组织管理方面,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提升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未来是否有可能与现有的振弦式传感器在市场上形成旗鼓相当的竞争格局?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攻克了传感器高精度、高可靠性与高稳定性的技术难题,在精度和长期稳定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光纤与金属结构件为两种不同物质,不论化学成份还是物理性能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如何将光纤与金属结构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是决定光纤光栅传感器性能的关键技术。公司技术团队经过深入的研究、反复的测试,研发出适合光纤光栅与金属基材的焊接工艺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传感器的封装。
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各项性能指标取得了质的飞跃,经过不同种类传感器性能测试,仪器非线性度优于0.3%FS,经过近百次的高低温循环测试及近一年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波长稳定在0.5%FS以内,无零点漂移。
公司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现有的振弦式传感器并非直接替代关系,而是基于不同技术路线和适用场景的差异化互补产品,未来将共同丰富和完善公司的产品矩阵,适配不同应用场景,满足更广泛的客户需求。“光纤+振弦”将协同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2024年业绩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8.57%;归母净利润7701.79万元,同比增长5.99%,连续第七年实现正增长。公司2024年业绩能够再创新高,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在水利、能源等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公司渗压计、钢筋计、锚索测力计、数据采集设备等多款畅销产品在销售额、产量和发货额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大了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较好地把握住了市场机遇,新签合同额、发货额、回款额、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等多项关键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随着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如何通过创新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公司计划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在振弦式、光纤光栅、光电传感器、机器视觉方面持续迭代升级,满足不同细分行业客户的产品需求。同时公司紧密追踪前沿技术,积极拓宽应用场景,探索机器视觉变形监测系统、GNSS变形监测系统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同时,公司聚焦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改进公司的产品与技术,比如针对公路高边坡和桥梁轻量化市场研发设计智能监测终端、针对水利行业数字孪生需求进行专用数据分析及适配国产信创产品云平台的开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力争通过新产品与新技术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问:贵司如何看待接下来行业景气度?市场需求会如何变化?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预计2025年水利、能源和交通安全监测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行业发展动能强劲。
水利方面,根据水利部文件,2025年将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开展堤防达标建设提升行动,确保七大江河重要堤防特别是干流堤防2025年底前全部达标;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实施200余座大中型水库和4800余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预计投资350余亿元。根据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要加快蓄洪工程建设,明确近三年消除存量工程安全隐患、推动安全设施建设,加快蓄滞洪区达标。水利部印发的《关于编制“十五五”重要堤防安全监测实施方案和大中型水闸安全监测实施方案》,对高精度变形监测和智能巡检技术、“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将催生新型智能监测技术的市场需求。
能源方面,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未来我国将积极推进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雅砻江中游和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建设,“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将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特别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的“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已获得核准。同时,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按照中国水电发展的远景规划,到2030年,水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约5.2亿千瓦。另外,2024年,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在役运行机组和在建机组的安全监测业务广泛,并且监测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打开市场需求空间。
交通方面,交通运输部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2025年版)》,包括20个左右重大工程包、40个左右单体重大项目,预计都将在2025年启动或者有序推进实施,带来增量市场需求。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