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垃圾分类概念板块微涨,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发展势头良好

2025-04-11 18:41:05
来源
财迅通

11日收盘,垃圾分类概念板块指数报1272.25点,涨幅0.54%,成交124.8亿元,换手1.68%。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绿色动力报6.88元,跌-3.37%。圣元环保报13.71元,跌-3.59%。华宏科技报7.90元,跌-3.78%。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ST农尚报10.00元,涨18.76%;芭田股份报10.32元,涨5.63%;威领股份报12.77元,涨5.19%。

垃圾分类概念与智能垃圾分类有密切关联,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是在普通垃圾分类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具备适用人群广、分类精细化以及可提高用户投放积极性等优势。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或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而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则进一步在普通分类垃圾桶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应用升级,通过利用AI、物联网、人脸识别、人机触摸等技术,形成“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实现居民分类垃圾的投放、储存和搬运协同化功能。

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是在普通分类垃圾桶基础上进行技术应用升级的产品,利用AI、物联网、人脸识别、人机触摸等技术形成“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实现居民分类垃圾的投放、储存和搬运协同化功能。按产品分类,可分为智能垃圾分类亭、智能垃圾分类房和智能垃圾分类箱。这些设备具备多种投放识别方式,如微信公众号、人脸识别系统、授权认证二维码、智能语音识别、身份证识别和二维码垃圾袋等,适用人群广泛。智能垃圾分类房和亭通过大数据监控系统对垃圾进行精细化细分,降低二次分拣的人工成本。同时,居民通过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投放垃圾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或现金,这种激励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智能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显示,上游环节主要包括物联网、触摸显示屏和条码识别三个方面。全球物联网模组市场集中度高且国产率高,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而中国NB-IoT基站数量的增长为智能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触摸显示屏作为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上的核心元件,其触控模组和防护玻璃的成本是主要考量因素,而全球触控屏的出货量与中国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均保持增长趋势。条码识别设备在产业链上游领域的议价权较低,但其全球销量的增长与单价的降低有助于推动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市场的发展。中游环节的主要参与者为智能垃圾分类企业,包括环保类上市企业和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一系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解决方案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游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具备较强的话语权。下游参与者则主要是主营垃圾处理业务的企业,其中垃圾焚烧是主要的处理方式,但市场格局集中度较低,截至2019年,中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为40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