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10标段竣工,盐碱地修路获赞

2025-04-16 04:11: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4月15日消息,3月28日,新疆乌尉高速公路10标段迎来了通车前的竣工验收仪式。在现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支队的一位负责人由衷感叹:“在这样盐碱遍布的土地上,能修建出如此稳定耐久的高标准高速公路,实属难能可贵。你们团队的努力与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乌尉高速,作为连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全长达到了319.72公里。而其中的10标段,更是横跨天山南麓,长达22.34公里的路段中,有60%的路基都需穿越盐碱地,自然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在项目初期,技术团队就面临了巨大挑战。2021年,在南段预选取土点的勘测中,他们发现部分砂砾样本的溶盐含量竟然高达10%,远超安全标准的5倍。这样的高盐砂砾如果用作填料,将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导致钢筋锈蚀,同时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路面开裂与剥落的风险大增,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面对这一难题,项目总工程师蒋秀磊在项目启动会上明确表态:“路基质量关乎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不合格的填料,一铲子都不能进场。”随后,团队迅速行动,通过遥感解译与地质踏勘,结合地形、植被和水文条件,在南段划定了3处取土场进行检测。

技术人员对每处取土场都进行了从地表到地下5米的分层取样,累计检测了150多个点位,全面分析了易溶盐的含量。在筛选初期,虽然部分区域仍存在超标现象,但团队通过剥离表土的方法,成功避开了盐分富集层,合格率大幅提升。最终,他们选定了盐分指标最为稳定的2号取土场作为供料来源。

然而,就在团队以为填料难题已经解决的时候,技术负责人唐涌谋的一次偶然发现又让他们陷入了新的思考。他发现,仅仅是常温蒸发,就能让湿毛巾上的盐分析出,那么在新疆这样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盐析现象会不会更加剧烈呢?

为了验证这一点,团队在原有静态检测的基础上,增设了动态模拟试验。他们将样本置于零下15摄氏度至零上50摄氏度的试验箱内循环,同时模拟雨水浸润。一周后,部分样本的盐分析出浓度波动幅度超过了初始检测值的30%。

针对这些波动超标的样本,团队立即对填土进行了调整,并革新了检测方法,增设了多轮温湿度循环的样本测试。经过33个昼夜的攻关,他们终于筛选出了在极端天气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的填土。

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项目团队还为路基构建了三重防护体系,包括铺设双层高强度土工布、涂覆抗盐涂层、埋设暗管排水系统等。在建设期间,团队累计完成了4300多次检测,严格执行了关键部位的检测标准。

如今,站在这条稳固成型的道路上,唐涌谋感慨万千:“每一次的检测,都是为了确保它的稳固。现在看来,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