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豪恩汽电(301488.SZ)发布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豪恩汽电上半年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5.79%;扣非归母净利润4129.25万元,同比增长13.75%。得益于突出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豪恩汽电不断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持续受益,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智驾感知市场广阔,政策护航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2025年,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开启了“全民智驾”时代,智能驾驶将逐步作为标准配置广泛应用于高、中、低端等各类车型。随着市场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和普及程度的提高,单车的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数量需求大幅增加,为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智能驾驶相关政策规范加码,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7月23日,公安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智能驾驶”系统的法律责任。4月16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闭门会。
面对不断涌现的行业机遇,豪恩汽电作为新能源汽车和智驾产业链企业,发挥在产品类型、客户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实现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加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客户优势凸显
产品方面,目前,豪恩汽电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领域,主要产品有车内监控系统、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系统、前视主动安全系统、域控制器系统、智能泊车系统、智能视觉系统、超声波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系统、视觉传感器系统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豪恩汽电产品优势凸显。以APA标配的超声波雷达市场为例,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豪恩汽电以27.3%的比例占据了中国市场本土超声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榜首。
未来,豪恩汽电也在不断丰富智驾领域产品。据公司透露,智驾感知系统,从传统的传感器开始,到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产品,目前公司是L2+,预计明年将达到L3智驾,公司也将会推出相关的产品。公司已规划激光雷达、热成像等产品,匹配L3的安全冗余需求;域控系统产品方面,目前豪恩汽电已量产低算力域控方案的产品,并逐步向高算力产品做开发。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豪恩汽电研发投入1.03亿元,同比增长53.2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8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76项,拥有各类国内专利282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外观设计专利87项。
客户资源方面,通过多年的持续经营,豪恩汽电已经形成了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配套的强大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客户资源,并与德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安徽、奥迪汽车、Stellantis、雷诺全球、福特全球、比亚迪、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北京现代、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赛力斯、上汽乘用车、奇瑞等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得到了这些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新业务布局厚积薄发,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
在新领域布局上,目前豪恩汽电已进入机器人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所涉及的产品包括超声波感知、视觉感知、激光雷达、域控、触觉感知等。目前已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达成合作,合作研究开发Genie02超声波传感器项目,定制满足要求的底盘超声波系统产品。目前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在洽谈中,并进行了相关技术交流与谈判。
以人形机器人为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从21.6亿美元增至3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7%。
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企业走向规模化量产阶段。据了解,特斯拉最新一代OptimusGen3于2025年4月亮相在弗里蒙特工厂试产,计划2025年年底发布,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智元机器人2025年初便宣布产量破千台,计划在2025年将全年产量提升至3000至5000台,同时正在上海张江规划建设二期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约1万台。
国信证券表示,复盘豪恩汽电发展路径,从感知层(传感器)到决策层(域控制器),从大单品到集成化,从合资和自主燃油客户-新能源和全球客户,量增(拓客户)、价升(高附加值产品品类延展)是贯穿豪恩汽电产品和客户的核心逻辑。头部新能源客户和全球客户的放量有望拉动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持续增长。此外,机器人业务的成功开拓,也进一步验证了豪恩汽电的创新基因和产品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