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间,东方集团(股票代码:600811)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流动资金紧张,预计无法按期归还6.29亿元募集资金。这一事件再次将东方集团推至风口浪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资者的担忧。
根据公告,东方集团于2024年3月6日使用6.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该笔资金原定于2025年3月5日到期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然而,由于公司当前流动资金紧张,预计无法按时归还上述资金。公司表示,正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资产处置,争取早日实现资金回笼并尽快归还募集资金。
公司多重困境“缠身”
第一,东方集团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资金链紧张问题凸显。2024年6月,公司自曝其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的16.4亿元存款无法自由提取,导致短期流动性压力骤增。此外,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东方集团短期负债高达69.25亿元,货币资金规模25.02亿元,上述受限存款占当期货币资金比达65.55%,进一步加剧了偿债风险。公司虽试图通过资产处置等方式回笼资金,但进展缓慢,未能有效缓解资金紧张局面。这种流动性危机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日常运营,也使其在债务偿还和资金调配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第二,东方集团的债务违约问题愈发严重,法律诉讼风险不断攀升。2025年2月,公司与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二审终审败诉,需偿还本金10.92亿元及利息。此外,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新增诉讼金额达17.5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50%,这些诉讼多为借款合同纠纷。
第三,东方集团的退市风险显著增加,重整前景充满不确定性。2024年6月,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若调查结果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强制退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切实审理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公司因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可能被认定为“不具备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导致重整失败。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未能履行相关承诺,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的存款受限问题仍未解决。2025年2月28日将召开债权人会议,但公司是否符合重整条件仍不确定,若重整失败,公司将加速退市进程。
四年连续亏损超50亿元
东方集团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亏损严重。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约17.19亿元、9.96亿元和15.57亿元。2024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亿元至12亿元,主要原因是参股公司投资收益为负、资产减值及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公司核心业务如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地产业务等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盈利能力未见明显改善。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75%,处于中等水平,但速动比率较低,仅为0.42,显示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此外,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5.34%,销售净利率为13.98%,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公司基本面不佳,但东方集团的股价在2025年2月12日和2月13日却连续涨停,实现“二连板”。这一异常表现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和猜测。公司随后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除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据悉,2025年2月11日,因经营需要,公司提请临时管理人组织召开预重整期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经向哈尔滨中院报告,临时管理人定于2025年2月28日上午9时30分通过网络会议方式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有分析认为,股价的涨停可能与公司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消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