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开特股份|北证50黑马,汽车热管理小巨人,布局储能+机器人

2025-11-13 15:36:11
来源
泡财经

汽车热管理行业中,国际厂商仍然占据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2023年9月在北交所上市的开特股份(920978.BJ),不仅是该赛道的 “小巨人” 企业,更通过拓展机器人、储能、算力及液冷等新业务,打开了成长天花板。

自924行情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3.78倍,最近12个月累计涨幅在北证50中排名第二,十分亮眼。

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是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调速模块、直流电机执行器、步进电机执行器和无刷电机执行器等。

下游应用领域目前主要在汽车(包括燃油车),客户涵盖整车厂、新势力及国内外知名汽车热管理厂商,客户群体超过200家,其中,比亚迪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蔚小理也是公司客户。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在46%左右,相较于燃油车,公司产品在新能源车上的单车价值量更大,这块还存在增量空间。

公司除了布局汽车领域,也在往储能、液冷及算力、机器人等新领域持续延伸。

在储能领域,2024年7月,公司还作为《新能源电池集成母排(CCS)技术要求》团标主要起草单位,参与该标准制定,在储能市场CCS(电芯连接系统)产品方面已获得多家客户订单,正积极扩充产线。

在算力及液冷领域,公司还与豪特节能共同构建储能与数据中心产业链,进军储能算力中心热管理赛道;现有管路温度传感器等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液冷场景,可实现对空调冷媒管路、热系统冷却液管路的温度监控;

在机器人领域,2025年7月,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武汉市开特具身智能,目前已完成六维力传感器、电子机械制动(EMB)力传感器、电子皮肤等样品开发,公司已与上海图灵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完成产品送样,其他潜在客户在对接中;

从收入构成情况来看,2024年,公司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5.65%、34.04%、39.6%,分别同比增长14.3%、11.3%、55.4%。执行器收入占比最高,其次是传感器。

从收入增速来看,从2021年至2024年,收入占比最高的执行器,收入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52.6%;其次是传感器,收入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3.4%,最后是控制器收入,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7.7%。

公司综合毛利率在32%以上,但自2023年以来,逐年略有下滑,幅度在1%左右,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以及购进机器设备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其中传感器类产品毛利率最高,常年保持在50%左右,但略有下滑,执行器毛利率在2022年最低,但毛利率逐年提升,最新为25.3%,其次是控制器业务,毛利率在22%,也处于提升状态。

2025年,公司产能扩张力度较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同比增长72%,主要是开特电子云

梦有限公司扩能(二期扩建)项目及募投项目车用执行器项目建设投入增加。根据调研纪要,二期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5000万只温度传感器产能,目前产能使用率已达30%;公司募投项目也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处于装修阶段,预计2026年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1300万只执行器产能;控制器方面,公司2024年末调速模块年产能约达970.2万个。

虽然公司没有披露现有产能情况,但从固定资产的增幅来看,2025年固定资产较2022年属于翻一番,收入也有待翻一番。

另外,现在对于汽车零部件厂商而言,出海也挺重要,公司近几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徘徊在10%左右,没有太大增量,但毛利率要比国内总体高5至6个百分点。

财报及估值点评

最后聊聊财报。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总资产仅有12.8亿,核心资产依次是应收款项(资产占比34%)、固定资产(占比22%)、存货(占比17%)。

从资产变化趋势来看,应收款项对公司的资金占用逐渐加深,对下游大客户议价能力一般,但2025年有所缓解,存货占比趋势下降,主要还是产能问题,但2025年三季报公司固定资产同比增长72%,在建工程大量转固。

基本没啥偿债压力。

从公司利润表来看成长性,2021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年均复合增速在25%以上,2021年-2022年更高,在35%以上,2025年三季报结束前两年的调整态势,收入同比大增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有些许增收不增利,但随着2025年转固的产能投入之后,毛利率有待提升。

近几年,公司的毛利率常年稳定在32%以上,虽然较2023年有所下滑,但净利率仍然保持在16%以上,这个盈利能力在汽车零部件厂商中属于靠前的。公司的费用管理水平非常可以,除了财务费用略有提升,其余都属于降本趋势。

虽然这两年在降本,公司作为一家小而美企业,还是在2023年-2024年,给出了2.48%-3.55%左右的股息率。

此外,公司也做了一次股权激励,不过从这个激励目标来看,等于是白送钱,公司完成起来没难度。

根据机构给出的一致性盈利预测,2025年-2027年,公司营收和利润保持3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折算估值22.4倍。考虑到公司站在新的产能投产起点,这个增速还算合理。

选取可比公司奥联电子、安培龙、苏奥传感、日盈电子进行对比,公司研发投入居中。

但盈利能力指标双双排第一,而且经营稳健,波动最小。安培龙略有逊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北交所容易有流动性压力,且北证50整体估值水平较高,公司股价可能会受到北交所及机器人板块影响,投资者需自行判断风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