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机构调研

金螳螂:装饰龙头看好行业前景,聚焦海外与旧改业务

财迅通讯,4月21日金螳螂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国盛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朱雯雯,证券事务代表 王扬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金螳螂表示,作为装饰行业龙头,公司认为当前行业市场环境正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质量明显改善,信用减值风险降低。下游客户结构以公装项目为主,政府项目占比过半。2025年,公司将重点聚焦海外业务与旧改业务,计划大幅提升旧改业务占比,并拓展非洲等海外市场。公司保持财务稳健性,资产负债率约60%。海外业务具备现金流良好、利润率高等优势,但也面临多重风险。公司高管薪酬将保持相对稳定,并通过组织优化提升人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采取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优先考虑现金流稳定、回款有保障的优质项目,并通过系统性措施持续改善项目盈利能力,相信将为公司创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2024年公司公装业务新签合同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办公空间类和公共交通类项目的提升。

截至发稿,金螳螂总市值为87.09亿元,市盈率TTM为13.59,每股净资产为5.10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东江环保:公司定位资源循环产业领军,拓展绿色业务,加强股东合作

财迅通讯,4月21日东江环保发布公告,公司于11月5日接受广东省国资委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王碧安,执行董事、总裁 李向利,董事会秘书 乔伊威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东江环保表示,公司在2024年11月5日的投资者集体交流会上,明确了其作为中国资源循环产业领军企业和综合环境服务商的定位。公司紧贴国家战略,以“绿色化”为主线,发展资源循环、综合环境服务和废物处置与资源化三大产业链。在资源循环产业链方面,公司计划打造绿色分拣中心,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并试点废有色金属和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环境服务产业链则致力于成为一流的一站式服务商,重点加强碳资产服务并推动业务数字化。废物处置与资源化产业链将转型重塑工业危废无害化业务,并拓展海外市场。

股东在资金、业务和关系协调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包括提供授信、业务合作和项目审批帮助等。公司在资源循环领域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并计划拓展其他资源循环项目,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铜盐产品创新升级。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业务结构调整,但公司积极拓宽市场覆盖范围。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主要因存货库存销售回笼资金较多。

克明食品:公司挂面、方便食品将拓展市场,生猪养殖求稳,资本开支趋谨慎

财迅通讯,4月21日克明食品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陈宏,董事、董事会秘书 陈燕,五谷道场负责人 杨波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克明食品表示,公司挂面业务未来将扩展细分市场,如低脂、高钙等概念产品,并保持稳定分红。方便食品业务将在渠道、产品、品牌上持续发力,推进渠道下沉,打造大单品,并共享品牌影响力。生猪养殖业务计划利用法系种猪优势,强化生物安全,提升产能效率。2025年营销费用将向高端产品倾斜,但整体费用率保持历史水平。预计2025年小麦价格稳定,生猪业务有望扭亏,但受市场价格、疫病等因素影响。面粉业务定位内供,盈利可能性有限。五谷道场产品已布局多家零食量贩和仓储会员渠道。2024年挂面产品中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近54%。未来几年,挂面和生猪养殖业务不会有大的资本开支,将优选释放前期产能。

截至发稿,克明食品总市值为33.68亿元,市盈率TTM为23.61,每股净资产为7.31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挂面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司对于未来分红率的展望?

金新农: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增销量降成本实现55亿营收

财迅通讯,4月21日金新农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天风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 翟卫兵,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唐飞兵,董事会秘书 刘灿星,证券事务代表 唐丽娜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金新农表示,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生猪出栏量至130万头和饲料外销量至110万吨来实现55亿元营业收入目标。第一季度商品猪销售成本约14.15元/公斤,断奶仔猪销售成本约331元/头,全年商品猪销售成本目标为13元/公斤。目前能繁母猪约7.3万头,母猪栏位约8.7万头,对应生猪出栏产能约220万头。2025年“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业务出栏目标约10万头。终止的募投项目目前无重启计划。公司计划将2025年资产负债率降至69%,主要通过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和折旧实现,并考虑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可能性。2025年资本性开支预算约5000万元,主要用于猪场环保改造。饲料直销模式占比计划提升至70%,并将在西南、西北区域发展反刍料、禽料等。

截至发稿,金新农总市值为31.48亿元,市盈率TTM为104.38,每股净资产为1.8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简要介绍 2024 年主要经营情况

双林股份:2024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22.33亿,海外工厂已量产

财迅通讯,4月21日双林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双林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常务副总经理 张子盛,董秘、财务总监 朱黎明,独立董事 靳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双林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0亿元,同比增长18.64%,其中新能源业务营收达22.33亿元,占总营收的45.46%,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公司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具备“高负载、高精度、长寿命”优势,并通过收购科之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全产业链能力,提升产品一致性及良率,降低采购成本。科之鑫掌握内螺纹磨床技术,能将设备成本大幅降低并缩短交付周期,双方已构建生态闭环。此外,公司泰国新火炬工厂已布局3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并获得原产地认证,于2025年1月正式量产,产品陆续交付,预计今年6月将实现本地OEM合格产品小批量下线。

截至发稿,双林股份总市值为270.08亿元,市盈率TTM为46.66,每股净资产为7.02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请介绍下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情况?

健帆生物:公司积极应对集采,加强研发与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增长有信心

财迅通讯,4月21日健帆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健帆生物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财务总监 廖雪云,董事会秘书 黄聪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健帆生物表示,公司面对未来可能的血灌耗材集采,计划通过加强生产经营、内部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应对,同时拓展新市场和新应用领域,并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在建工程主要投向珠海健树生物材料项目、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及智能制造等方面,旨在发挥规模及成本优势,确保产品安全供应,提升市场份额。关于市值管理,公司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关注投资者建议,同时强调购买理财产品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二季度盈收和集采风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集采动态并提前应对,研发人员减少是因项目结项调整。公司产品在代谢性心脑血管病方面已得到验证,正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推进国际化方面则通过梳理海外经销商体系、招募推广人员等策略深挖海外市场机会,并对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信心。

截至发稿,健帆生物总市值为178.89亿元,市盈率TTM为24.80,每股净资产为4.27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松霖科技:公司聚焦三大领域,深化底层能力,打造三位一体竞争力

财迅通讯,4月21日松霖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周华松,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魏凌,独立董事 李成,董事、董事会秘书 吴朝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松霖科技表示,公司在说明会上回复了投资者的问题。公司发展战略以"三三一"为核心,聚焦机器人、大健康软硬件和智能厨卫三大领域,通过IDM模式打造三位一体竞争力。机器人涵盖多个应用场景,成为第三增长极;大健康软硬件融合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智能厨卫则构建智能控制、节能环保的体系。在市值管理上,公司重视提升经营业绩,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投资价值和投资者信心。对于未转股的债券,公司基于未来发展信心决定不提前赎回。关税和贸易战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稳定客户结构和多元市场分布来抗风险。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65%。未来,公司将围绕三大领域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深化底层共享能力,重点深耕AI+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解决方案。与其他公司相比,公司具有多品类协同发展、全球化客户布局、国际化产能分布等核心优势,盈利能力、净资产回报率表现优秀。公司对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将继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紫建电子:公司看好固态电池前景,将把握消费电子市场增长机遇

财迅通讯,4月21日紫建电子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受紫建电子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召开业绩说明会等机构调研,主持人 紫建电子,紫建电子董事长、总经理 朱传钦,紫建电子财务负责人 刘小龙,紫建电子独立董事 黎永绿,紫建电子董事会秘书 肖开清,紫建电子投资者关系高级总监 李玲,国金证券保荐代表人 谢丰峰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紫建电子表示,公司在说明会中回复了投资者提问。首先,关于新兴消费锂电池领域的技术趋势,公司认为高能量密度是主要产品需求趋势,方形钢壳叠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上有优势,异形电池需求增加,叠片工艺具有强优势。半固态、固态电池将是革命性突破,但商业化面临挑战。其次,对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表示充分竞争促进了技术和产品创新,公司将持续发挥和提升自身技术、生产和客户经验方面的优势。再者,2024年业绩和盈利能力大幅增长的动力来自锂电市场回暖、产品多元化布局、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成本控制措施。最后,新兴消费电子领域的后续增长主要来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带来的创新热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长、智能眼镜等新型设备的突破以及智能家居和智能影像设备的市场空间扩大。公司将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把握市场增长前景。

英威腾:公司回应投资者关切,加强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以应对挑战

财迅通讯,4月21日英威腾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受投资者网上提问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黄申力,董事、总裁、财务负责人 田华臣,董事会秘书 左桃林,独立董事 孙俊英,副总裁 徐铁柱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英威腾表示,公司在说明会中回复了投资者多个问题。中美贸易战对公司美国业务有一定影响,但公司将通过加强其他区域业务和国产替代来减少影响。在数据机房和风电储能领域,公司积极布局液冷技术和探索行业应用。液冷服务器方面,公司正在推进技术研发与产品预研。苏州和中山产业园建设按计划进行。公司的DA系列伺服产品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为提升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盈利能力,公司将聚焦商用车方向、深化战略合作,并聚焦特定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经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加大,取得多项技术开发成果,未来将聚焦工业自动化产品性能迭代、AI技术应用和电源产品技术布局。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核心竞争优势,并计划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一季度毛利率增长而净利率下跌因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尚处于培育期。公司对未来发展保持信心,将继续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截至发稿,英威腾总市值为60.00亿元,市盈率TTM为21.84,每股净资产为3.63元。


洁特生物应对关税问题,将拓宽产品线并升级智能制造

财迅通讯,4月21日洁特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受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总经理 Yuan Ye James,董事会秘书 葛井波,财务总监 谢锋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洁特生物表示,公司在面对关税问题时,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利用可转债募集资金升级智能制造产线、开拓境内外市场、拓宽产品品类与产品线等。一季度快速增长主要因工厂搬迁预期导致的客户提前备货,增长可持续性预计受产品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新产品投放等因素支持。公司正针对国内IVD客户需求开发多种膜产品。海外建厂短期虽增成本压力,但长期有望通过经验复制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海外自主品牌渗透率提升得益于长期海外市场经营和专业服务,未来将继续完善销售团队和海外仓库,细分海外市场并采取不同销售服务模式。公司国内外库存管理完善,保证订单到货实效性。近期将陆续推出膜类、膜包、袋子类等新产品。黄埔工厂产能利用率高,计划搬迁至增城工厂,短期内产能不会制约收入。海外市场收入中欧美占比最大,欧洲市场自主品牌提升显著。产品出口报关按FOB报价,关税由客户承担。原材料降本源于2024年大规模战略储备和低成本采购,未来将继续受益并通过智能制造降低其他成本。公司在原材料端有储备供应商,面临卡脖子问题的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