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股份(603058.SH)近日披露,公司与贵州众鑫合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贵州西牛王印务有限公司22.131%的股权转给众鑫合,转让价款确定为55,235,981.32元。
回顾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11.77%,全年净利润预增超70%。然而,在业绩高增长的光环下,公司激进扩张的策略正引发市场担忧。高溢价收购、商誉减值风险、主业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成为了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业绩高增的“另一面”,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占比攀升。据公告显示,永吉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8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达1224.35万元,占比约9.5%。细分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332.36万元,政府补助达1041.41万元。而在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直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这意味着其利润增长部分依赖金融资产波动,可持续性存疑。
高溢价收购埋雷:商誉高悬与跨界困局
公司溢价收购,商誉占比或已经突破了警戒线。具体来看,2025年3月,永吉股份抛出4.9亿元定增预案,其中2.82亿元拟用于收购澳大利亚管制药品流通企业Phytoca Holdings。这笔交易存在两大争议。其一,估值合理性存疑,标的公司Phytoca净资产仅137.63万澳元(约合人民币622万元),但交易对价高达6229.51万澳元(约2.82亿元),而交易双方未设置业绩对赌条款,一旦标的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公司将独自承担损失。其二,商誉减值风险激增,截至2024年9月末,永吉股份商誉余额1.36亿元,占总资产6.87%。若此次收购完成,预计新增商誉约2.76亿元(交易对价-净资产),商誉总额将攀升至4.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突破15%。参考A股案例,如盈康生命(300143.SZ)、益佰制药(600594.SH)等,商誉占比超过10%的企业减值风险骤增—益佰制药在2022年对两家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5.37亿元,导致业绩亏损,殷鉴不远。
此外,公司面临的风险还源于跨界协同性不足,资源分散或稀释主业。新收购的Phytoca主营医用大麻流通,与印刷业在技术、渠道上毫无交集,尽管公司宣称要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但现实挑战严峻。公司的管理整合有极大困难,澳洲子公司TB(种植端)与Phytoca(流通端)运营模式差异大,公司缺乏药品流通管理经验,跨行业整合可能推高成本。并且,目前资金链也是承压状态,截至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07亿元,总负债6.0亿元,偿债缺口隐现。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永吉股份明确将定增募资中的79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这也暴露出公司资金紧张。
从政策与合规风险角度来看,目前已遭受双重夹击,Phytoca业务覆盖医用大麻销售及进出口,但其主要市场澳大利亚、欧盟等地政策波动频繁。例如,德国2024年虽放开医用大麻使用,但要求进口商提供严格溯源证明;美国联邦层面仍未全面合法化,政策风险如影随形。
尤其在医用大麻这个特殊赛道,政策变动始终是悬在企业头上的利剑。尽管澳大利亚市场暂时放行,但德国严苛的溯源要求、美国联邦层面的法律障碍,都在为这场海外冒险增添变数。2023年TGA(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突袭式收紧处方规则的前车之鉴,更给依赖政策红利的商业模式敲响警钟。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利润增长已显疲态。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近10%,其中政府补助超千万元,私募基金收益波动性显著。随着电子烟渗透率提升挤压传统烟标空间,毛利率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高增长神话能否延续被打上问号。
隐现的数据拐点:高增长能否持续?
尽管当前财报亮眼,但三大信号预示增长后劲不足。其中,烟标业务天花板显现,2024年省外烟标收入增长部分源于2023年低基数。随着电子烟渗透率提升,天风证券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向美国电子烟出口额达1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92%,从而影响传统烟标需求增速或放缓。
此外,考虑到公允价值收益不可复制,公司持有的私募基金收益与二级市场强相关。若2025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该部分收益恐大幅缩水。截至2025年3月13日,永吉股份滚动市盈率(PE)21.92倍,低于造纸印刷行业均值30.69倍。表面看具备估值优势,但若商誉减值、政策风险等隐患爆发,可能引发“戴维斯双杀”。
专家指出,面对烟标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公司应加强其在电子烟包装等新领域布局技术储备,提高长期竞争力。针对海外政策风险,建议关注公司是否采取有效对冲措施。政治风险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风险缓释工具,可覆盖因政府行为导致的损失。若永吉股份未购买此类保险,其海外业务将直面政策突变带来的收入锐减风险。
更强调的是,商誉减值测试的频率和严谨性至关重要。目前,多数上市公司仅在年报中进行减值测试,而永吉股份是否建立了季度评估机制,将直接影响其对标的资产价值波动的敏感度。若标的公司业绩变脸,未及时计提减值将导致利润虚增,这将更损害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