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永兴材料:2024年公司稳健发展,锂电特钢双主业,积极回报投资者

2025-03-26 18:17: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3月26日永兴材料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5日接受Citigroup Asia等机构调研,徐凤,沈毅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永兴材料表示,2024年,公司面对复杂环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理念,双主业发展战略稳健推进,实现营收80.74亿元,净利润10.43亿元。碳酸锂业务依托自有锂矿资源,全产业链成本控制优势显著,成本进一步降低。项目建设方面,化山瓷石矿生产规模扩大,相关项目正推进中。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项目已获审批并建设中。对于海外锂资源,公司持谨慎观望态度。特钢业务毛利率上升,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及工艺技术升级,核心竞争力突出。公司货币资金充足,将用于股东回馈、碳酸锂业务建设及锂资源布局。在投资者回报上,公司积极分红,2024年累计分红及回购金额占净利润的84.28%,长期回报股东,资本运作成效显著。

截至发稿,永兴材料总市值为184.64亿元,市盈率TTM为17.70,每股净资产为22.93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2024年,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严峻形势,公司秉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营理念,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0.7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88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37.99亿元,净资产123.5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8.29%。其中,锂电新能源业务实现碳酸锂销量2.6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4.15亿元;特钢新材料业务实现不锈钢销量30.2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6.58亿元。

二、公司碳酸锂业务成本情况如何?

公司碳酸锂业务依托于国内自有锂矿资源,搭建从采矿、选矿到碳酸锂深加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原材料成本稳定,各环节生产成本可控;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实现锂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提锂过程中可以联产有经济效益的副产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加之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特钢新材料领域的丰富经验及长期积淀,为锂电新能源业务在节能减耗、成本管控、工艺研发、内部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提供优质方案,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在同行业内具有综合成本优势。相较于2023年,2024年碳酸锂成本又有所降低,主要原因为:1、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提高锂的收率;2、天然气和纯碱价格下降;3、碳酸锂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少数股东权益下降。

三、公司目前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公司于2024年1月完成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证载生产规模已由300.00万吨/年变更为900.00万吨/年,进一步提高了资源保障能力,目前正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矿山改扩建项目相关工作;矿石原料输送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审批手续正在推进中;永诚锂业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永兴新能源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已完成相关部门审批,目前项目正式建设中。

四、公司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进展如何?

公司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已完成相关部门审批,原产线已于春节前停工拆除,并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故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相对较低),目前项目处于建设中,建设期约9个月。

五、公司目前对海外锂资源的投资态度是怎样的?

公司一直对海外锂资源保持关注,但由于碳酸锂价格处于近两年低位,目前包括澳洲锂辉石在内的很多海外锂资源都处于亏损停产/减产状态,这使得当下海外锂资源投资要综合考虑项目的产率要求及经济效益等。因此,公司目前对海外锂资源持谨慎观望态度,公司将保持与相关项目的长期联系,但短期内不会轻易投入,投资决策会相对谨慎。

六、特钢业务毛利率有所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公司特钢产品的单吨利润基本没有明显变化,毛利率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2024年度特钢业务总毛利变化不大,但产品价格由于镍价下降而有所下降,导致营业收入降低,进而毛利率有所上升。

特钢新材料业务始终专注于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具备“产品、研发与技术、认证、精细化管理、循环经济及绿色节能、区位”六大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度,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以提高产品单吨毛利为首要任务,从“研发、生产、供应、销售”多维度发力,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品单吨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持续工艺技术迭代升级,降本提质,维持盈利能力稳定。经过多年积累,公司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前三,稳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地位。

七、公司目前货币资金充足,未来资金使用怎么安排?

目前公司货币资金较为充足,未来主要使用在以下方面:1、根据公司每年盈利情况,持续进行合理的股东回馈;2、公司碳酸锂业务产业项目的建设,以及目前生产设施设备的改造提升等;3、公司持续对国内外锂资源保持关注,如有合适机会,也会考虑进行一些锂资源布局。

八、公司在投资者回报方面的表现如何?

2024年,公司半年度已实施现金分红2.64亿元,年度预计实施分红金额2.64亿元,结合全年股份回购金额3.51亿元,累计总额达8.79亿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4.28%。

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始终积极回报投资者,让股东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自2015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均进行现金分红,其中2023年和2024年还进行了半年度和年度分红。且公司从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回购了5亿元股份,累计分红和回购金额已超过60亿元,占累计净利润的比例近45%,该金额已远超公司IPO、可转债和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现金分红金额与募集资金的比例超过2:1,这表明公司在资本运作和股东回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Citigroup Asia、博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中泰证券(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证券公司)、中信期货(期货经纪公司)、中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证券(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资管(其它)、中邮证券(证券公司)、朱雀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财通证券(证券公司)、财通资管(资产管理公司)、大地期货(期货经纪公司)、点钢投资(投资公司)、东北证券(证券公司)、东吴证券(证券公司)、东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方正证券(证券公司)、富安达基金(基金管理公司)、FareBus Cap、富瑞金融(证券公司)、高盛亚洲(其它)、高盛资管(资产管理公司)、耕霁投资(投资公司)、光大证券(证券公司)、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投资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广州由榕管理咨询(其它)、国金证券(证券公司)、Horizon Asset HK(其它)、国联民生证券(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证券公司)、国投证券(证券公司)、国信证券(证券公司)、杭州热联集团(其它)、杭州长谋投资(投资公司)、鸿运私募基金、华创证券(证券公司)、华福证券(证券公司)、华泰资管(资产管理公司)、Point72 HK、华源证券(证券公司)、惠升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建信保险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凯基证券亚洲(证券公司)、民生加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民生证券(证券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产业基金)、南京证券(证券公司)、宁波明盛资产、宁波三登投资(投资公司)、Seahawk China Dynamic fund(其它)、诺安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磐厚动量资本(资产管理公司)、鹏扬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平安养老险(寿险公司)、厦门财富管理、上海晨燕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敦颐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上海高毅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海通资管(其它)、上海环懿私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安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海金恩投资(投资公司)、上海开思私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海摩旗投资(投资公司)、上海朴易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上海森锦投资(投资公司)、上海世诚投资、上海唐之神投资、上海天猊投资(投资公司)、上海信璞私募基金、上海奕旻投资(投资公司)、百川财富投资(投资公司)、上海正心谷投资(投资公司)、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所)、深圳恒信华业投资、深圳乐中控股(其它)、深圳杉树资产(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尚诚资产(其它)、深圳中天汇富基金、施罗德投资(投资公司)、天风证券(证券公司)、托克投资、北京才誉资产(资产管理公司)、五矿证券(证券公司)、西安清善企业管理、西部利得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西南证券(证券公司)、晓扬科技投资(投资公司)、兴业证券(证券公司)、赢舟资产、永安期货(期货经纪公司)、甬兴证券(证券公司)、粤佛私募基金、北京容光私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长江资管(资产管理公司)、浙江三耕资产(资产管理公司)、浙商证券(证券公司)、浙商中拓集团、中国银河证券(证券公司)、中加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中科沃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中泰信托(信托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1批机构对永兴材料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10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