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澜起科技:澜起布局内存、PCIe、CXL互连芯片,拓展时钟芯片市场

2025-03-28 17:17: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3月28日澜起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5日接受Aito Capital等机构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 傅晓等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澜起科技表示,澜起公司作为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其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未来主要布局在内存互连、PCIe互连和CXL互连芯片上,并继续寻找其他市场机会进行战略布局。内存产品价格上涨和AI应用发展对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有积极推动。2025年,DDR5渗透率将提升,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将巩固在内存接口芯片上的领先地位。DDR5世代公司内存接口相关产品总价值量大幅提升,且随着新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CKD芯片预计2025年开始规模应用。PCIeRetimer芯片增长驱动力包括AI服务器需求增加、应用场景拓展和市场份额提升。MRDIMM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公司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研发进展顺利,市场空间广阔。在时钟芯片领域,公司正积极布局,完善产品线,以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截至发稿,澜起科技总市值为887.21亿元,市盈率TTM为74.06,每股净资产为9.1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问题1:公司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未来主要的布局方向有哪些?

答复:澜起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的高速互连类芯片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产品:

(1)内存互连芯片:包括RCD/DB、MRCD/MDB、SPD/TS/PMIC、CKD芯片等,这些产品用于服务器或客户端CPU与内存模组的互连,主要功能是提升内存数据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以匹配CPU日益提高的运行速度及性能;

(2)PCIe互连芯片:如PCIeRetimer芯片,该产品采用先进的信号调理技术来补偿信道损耗并消除各种抖动源的影响,从而提升信号完整性,增加高速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可为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硬件加速器等应用场景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PCIe互连解决方案;

(3)CXL互连芯片:如CXLMXC芯片,该产品可为xPU及基于CXL协议的设备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高速互连解决方案,从而实现xPU与各CXL设备之间的内存共享,在大幅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软件堆栈复杂性和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TCO)。除上述产品之外,公司将继续寻找高速互连芯片领域的其他市场机会,利用公司现有核心技术优势(包括内存接口相关技术及SerDes高速串行接口技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潜力市场,适时进行战略布局,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种类。

问题2:近期不少内存厂商纷纷提高其内存产品价格,AI端侧产品发展趋势也不错,请问这对公司相关产品有什么影响?

答复:行业内存产品价格上涨体现了市场需求较为旺盛,AI相关应用的发展有助于高性能内存需求的渗透,上述产业趋势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有积极推动作用。

问题3:如何估计2025年DDR5的渗透率和DDR5子代迭代趋势?公司能否延续在内存接口芯片上的领先优势?

答复:2024年,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已超过DDR4内存接口芯片,且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超过第一子代产品,第三子代RCD芯片从第四季度开始规模出货。从产业趋势来看,2025年DDR5整体渗透率将继续提升,同时DDR5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行业的领跑者和DDR5RCD芯片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公司在DDR5子代迭代上保持领先。凭借技术水平的领先性、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把握DDR5迭代升级的产业趋势,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受益于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红利。

问题4:公司内存接口芯片未来的增长逻辑有哪些?

答复:相比DDR4世代,在DDR5世代,公司可提供的内存接口相关产品总价值量大幅提升:(1)由于产品技术难度和性能的提升,DDR5RCD芯片价值量较DDR4RCD芯片有所增加;(2)除内存接口芯片外,公司还可以提供DDR5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包括SPD、TS和PMIC;(3)部分DDR5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如SPD和PMIC,除用于服务器内存模组之外,还可以用于PC和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模组。因此,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的整体市场规模较DDR4世代显著增长。目前,上述DDR5相关产品相关生态较为完善,已经在下游规模成熟应用。随着DDR5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除上述已在行业规模应用的内存接口芯片及模组配套芯片之外,随着内存互连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行业新增相关芯片的需求,包括MRCD/MDB、CKD芯片等,这些新产品的生态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成熟,推动公司在内存互连领域可触及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

问题5:如何预计2025年CKD芯片的销售情况?

答复:2024年,CKD芯片在行业规模试用。随着支持DDR5-6400内存模组(含CKD芯片)的客户端CPU平台上市,预计从2025年开始CKD芯片将在下游规模应用。

问题6:PCIeRetimer芯片未来增长的驱动力有哪些?

答复:2024年,公司PCIe5.0Retimer芯片已实现规模出货并在下游规模应用,出货量较上年度大幅增长。

公司PCIeRetimer业务未来的成长动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AI服务器需求增加。一台配置8块GPU的主流AI服务器通常需要8至16颗PCIeRetimer芯片。随着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加,PCIeRetimer相关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产品应用场景拓展。目前PCIe5.0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未来还将进一步向PCIe6.0及PCIe7.0演进,PCIe协议每次迭代将带来数据传输速率翻倍,从而带来更多信号完整性的问题,PCIeRetimer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高速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因此未来需要使用PCIeRetimer的场景会越来越多。此外,PCIeRetimer目前主要用于CPU与GPU/AI芯片、NVMeSSD、Riser卡等典型高速外设的互连,随着AI推理服务相关应用的发展,其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至有源线缆(AEC)。

(3)市场份额提升。由于澜起自研该产品核心底层技术SerDesIP,因此在产品时延、信道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目前,澜起的PCIeRetimer芯片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客户及下游用户的认可。

问题7:在实际的应用案例中,与RDIMM相比,使用MRDIMM可以提升多少系统性能?

答复:目前支持第一代MRDIMM的服务器CPU已经发布,该产品最高支持8800MT/s速率,较同期第三子代RDIMM(支持速率6400MT/s)提升37.5%。根据相关CPU厂商测试,对MRDIMM受益最大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科学计算类的应用以及大语言模型推理。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相关终端用户对该CPU的深度调优测试结果,MRDIMM可以带来更大内存带宽和更强CPU算力,并大幅提升大语言模型的推理性能。

问题8:公司第二子代MRCD和MDB芯片的研发进展,MRCD和MDB芯片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答复:2025年1月,公司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已成功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该产品用于第二子代MRDIMM,旨在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提供卓越的内存性能,满足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对内存带宽的迫切需求。

由于第二子代MRDIMM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2800MT/s,较第一子代MRDIMM(支持速率8800MT/s)提升45%,同时是第三子代RDIMM(支持速率6400MT/s)的两倍,在高性能计算、AI计算等对内存带宽有较大需求的工作负载下,将大幅提升系统性能,MRDIMM有望成为高性能和AI服务器系统主内存的优选方案;同时,业内将有更多的服务器CPU平台支持第二子代MRDIMM,有利于MRDIMM生态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MRDIMM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以及MRCD/MDB芯片需求的增长。

问题9:公司在时钟芯片领域的布局思路?

答复:从市场规模来看,时钟芯片是一个相对成熟、空间较大的市场。根据MarketDataForecast的数据,2022年全球时钟芯片的市场规模合计为20.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可达到30.2亿美元。时钟芯片主要包括时钟发生器芯片、时钟缓冲芯片和去抖时钟芯片。

目前,时钟芯片国产化程度较低,主要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海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比如单台服务器内一般需要10颗左右的时钟芯片,中高端仪器仪表平均每台使用约4颗时钟芯片。

2024年公司推出了首批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ClockGenerator),主要针对存储、算力芯片、交换机等应用场景对高性能时钟的需求。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时钟缓冲芯片(ClockBuffer)。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时钟芯片的布局,持续丰富相关产品料号,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时钟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Aito Capital、Boyu Capital(其它)、Brevan Howard、China Alpha Fund Management(其它)、Citigroup Global Markets(证券公司)、CloudAlpha Capital(其它)、Dymon Asia Private Equity、DragonStone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资产管理公司)、De Shaw、Fourier Capital Management、First Beijing Investment Limited(投资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投资公司)、GIC(投资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资产管理公司)、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其它)、HSZ Group(其它)、Invesco Asset Management、Janchor Partners(投资公司)、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其它)、Macquarie(证券公司)、Mirae Asset Financial Group、Morgan Stanley(投资公司)、AIIM Investment、New Silk Road Investment、Navat Capital、Oasis Management(其它)、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其它)、Polunin Capital Partners(其它)、Polymer Capital Management(其它)、Pinpoint Investment(投资公司)、Schonfeld Strategic Advisors(其它)、Schroders Group、Sumitomo Mitsui DS Asset Management(资产管理公司)、Alpine Investment、T Rowe Price(资产管理公司)、Temasek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其它)、Teng Yue Partners(其它)、Trivest Advisors、Tokio Marine Holdings(其它)、UG Investment Advisors(其它)、UBS Asset Management(其它)、Yiheng Capital(其它)、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Anatole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腾讯投资(投资公司)、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邮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彼得明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Arena Holdings(其它)、上海熵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州和资本有限公司、Aspex Management(其它)、BlackRock Capital、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7批机构对澜起科技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49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