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4月7日消息,在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上,两项关于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LG)与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中的研究脱颖而出,并入选大会壁报展示。这两项研究分别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张祥忠教授团队和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的张建平教授团队完成。
张祥忠教授团队的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旨在比较ATLG和ATG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异基因HSCT(allo-HSC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2011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16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66例患者使用ATG预防GVHD,90例患者使用ATLG预防GVHD。结果显示,ATLG组在降低II-IV级急性GVHD(aGVHD)发生率、提高3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减少输注引起的发热事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为ATLG作为预防GVHD的可靠替代方案提供了有力证据。
与此同时,张建平教授团队则关注了ATLG与兔源ATG(rATG)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移植中GVHD预防的效果。通过对201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allo-HSCT的儿童A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团队发现ATLG与rATG在总生存期(OS)和无GVHD无移植失败生存期(GFFS)方面疗效相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TLG组在降低CMV感染累积发生率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这一发现对于优化儿童移植后的感染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这两项研究,张祥忠教授表示,ATLG和ATG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他们团队的研究依托长达12年的真实世界数据,揭示了ATLG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多重优势,为优化GVHD防控策略提供了高等级的循证依据。他期待未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的积累,ATLG的临床潜力能够得到充分释放。
而张建平教授则强调,GVHD是儿童AA患者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和患者预后。他们团队的研究不仅验证了ATLG在预防儿童移植患者GVHD方面与rATG具有相当的疗效,更揭示了其在感染防控中的独特价值。未来,仍需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观察ATLG在降低病毒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优势,并探索其在减少远期并发症(如慢性GVHD)中的潜在价值。
综上所述,这两项研究为ATLG在HSCT患者GVHD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指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