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4月10日消息,**医疗中心制备CAR-T细胞疗法展现安全性与疗效**
近期,一项关于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在《EClinicalMedicine》杂志上发表,该研究聚焦于在医疗中心(Point-of-Care,PoC)制备CAR-T细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旨在为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B-NHL)患者提供更快速的治疗方案。
该研究是一项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31名R/RB-NHL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最后一次组织活检中CD19表达阳性,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方案,同时具备良好的体能状态以及正常的肝肾功能和造血功能。研究采用了3+3剂量递增设计,评估了三个剂量水平的CAR-T细胞:0.5、1.0和2.0×10^6个细胞/kg。患者优先回输新鲜的CAR-T细胞产品,但也允许使用解冻后的冷冻产品。
在疗效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9例疗效可评估的淋巴瘤患者中,有25例(86%)达到了客观缓解(OR),其中22例(76%)达到了完全缓解(CR)。特别是在回输后第30天,有5例(17%)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并在第90天时转为CR。对于侵袭性淋巴瘤患者,18例(82%)达到了OR,其中16例(73%)为CR;而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7例患者全部达到OR,其中6例(86%)为CR。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观察到在剂量递增阶段的1×10^6个细胞/kg剂量水平下,有1例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表现为致死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然而,在更高的2×10^6个细胞/kg剂量水平下,未观察到DLT病例,因此确定该剂量为CAR-T细胞治疗的II期推荐剂量。在2×10^6个细胞/kg剂量水平的剂量扩展阶段中,观察到一例致命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此外,研究还发现预防性使用托珠单抗可以显著降低CRS的发生率。
关于CAR-T细胞产品的制备,所有患者均成功制备了CAR-T细胞产品,并按照预定剂量方案回输。产品的中位细胞存活率高达94.5%。值得注意的是,从单采到CAR-T细胞回输的中位间隔时间仅为13天,这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其中,28例(90%)患者接受了新鲜CAR-T细胞治疗,仅3例(10%)患者因感染而延迟一周接受冷冻CAR-T细胞治疗。
研究还深入探讨了CAR-T细胞体内动力学和循环肿瘤DNA(ctDNA)的变化。结果显示,CAR-T细胞中位扩增峰值时间为回输后第14天,且在回输后长达2年的时间内,CAR-T细胞在外周血中仍可被检测到。与基线相比,回输当天和回输后第30天的中位ctDNA水平均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低ctDNA水平患者的CR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均显著优于高ctDNA水平患者。
此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验证了医疗中心制备CAR-T细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展示了较好的疗效。使用CliniMACS Prodigy(全自动多功能细胞处理系统)在医疗中心制备CAR-T细胞可以显著缩短单采至回输的时间,这对于疾病快速进展的高危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这一发现有助于扩大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潜力,让更多的淋巴瘤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CAR-T细胞疗法将会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