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4月17日消息,记者近日获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经公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申报的1.1类中药新药“养巢颗粒”已经成功获得了药物临床试验(IND)批件。这一重大突破意味着我国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治疗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结束了该疾病无专门治疗药物的历史。而在这背后,泰格医药子公司泰源医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泰源”)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病因,尤其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病率超过了50%。然而,西医在此领域的治疗手段有限,使得患者对安全有效的中医药解决方案充满了期待。“养巢颗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源自杭州何氏妇科流派,这是一个历经五代传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医妇科代表。在第五代学术带头人章勤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基于“补肾填精,阴阳互济”的学术理念,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对百年验方“育麟方”进行了改良和优化,最终研发出了“养巢颗粒”。
然而,中医药成果的转化并非易事,常常面临诸多挑战,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这些挑战包括院内制剂的地域限制、循证医学证据的缺乏、生产工艺的标准化难题,以及资本对早期项目的谨慎态度。泰源则依托泰格医药的生态体系,通过“科学赋能+资源整合+资本赋能”的全方位模式,为“养巢颗粒”的转化之路扫清了障碍。
在科学赋能方面,泰源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的药学研究和工艺优化,建立了符合现代中药审评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还通过GLP认证机构完成了全套毒理研究,确保了药物的安全性。此外,研发团队还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形成了覆盖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全病程的科研证据链。
在资源整合方面,泰源利用泰格医药的临床研究网络,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前瞻性支持。同时,与战略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推进药学与生产工艺的研究,加速技术成果的落地。此外,还积极对接行业专家与审评机构顾问,探索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策略。
在资本赋能方面,泰源通过灵活的资金投入与权益分配机制,为早期项目提供了专项支持。这种创新的风险共担机制不仅缓解了项目方的资金压力,还通过阶段性的成果转化实现了多方共赢。
“养巢颗粒”的成功不仅是单一药物的突破,更是泰源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系统性能力的体现。泰源坚持临床价值与文化传承并重的双核筛选标准,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并挖掘中药的瑰宝。同时,泰源还构建了覆盖中药创新全链路的服务矩阵,从院内制剂到商业化合作,为中药创新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目前,泰源已经有多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中药项目正在推进中,涵盖了妇科、骨科等重大疾病领域。与此同时,泰格医药也在通过组建专业的中药临床研究团队,为泰源的中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临床研究方面的支持。
“养巢颗粒”IND的获批不仅是何氏妇科百年传承的厚积薄发,也是泰源创新转化模式的成功实践。在中医药创新与人口发展战略的双重机遇下,泰源将继续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未来,泰源将继续聚焦“理论科学化、制剂现代化、证据国际化”的目标,让更多的中医药瑰宝走出古籍,惠及全球患者。
若您有中医药经验方、院内制剂或创新项目需要突破资源与技术的限制,或者您是药企或投资机构希望布局高价值的中医药管线,请与泰源联系。他们将以专业的力量,与您共同破解转化的难题,携手共创中医药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