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AI眼镜行业细分多样,产业链发展现潜力

2025-04-18 18:10:04
来源
财迅通

18日收盘,AI眼镜概念板块指数报1515.98点,跌幅0.02%,成交208.9亿元,换手1.95%。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芯原股份报99.40元,跌-5.45%。天键股份报35.91元,跌-7.85%。新元科技报4.29元,跌-9.11%。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宜安科技报9.45元,涨5.70%;蓝思科技报19.87元,涨4.41%;天邑股份报13.83元,涨2.44%。

AI眼镜,作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创新产物,是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融合了AI技术的智能眼镜。它配备独立操作系统,如同一个小型智能终端,集成了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显示屏以及内置大模型等,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音频、实时翻译、精准导航、拍照录像等功能的多元化需求。AI眼镜的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于户外导航、健康监测、社交办公、教育安防等多个领域。

根据配置及可实现功能不同,AI眼镜行业可分为如下类别:AI音频眼镜、AI拍摄眼镜以及AI+AR眼镜。其中,AI音频眼镜集成音频+触控功能,本质上是将蓝牙耳机组件嵌入镜腿中,具有技术复杂度低、结构简单、功能和交互形式单一的特点。AI拍摄眼镜则集成了摄像+音频+触控功能,嵌入了一套支持音频播放、语音交互、视频拍摄存储及无线传输的算力硬件,技术复杂程度与智能手机相当。而AI+AR眼镜作为进阶形态,集成了AR+摄像+音频+触控功能,不仅具备基础功能,还能通过AR光学显示技术实现实时画面呈现、支持手势交互等拓展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智能体验。

AI眼镜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显示,上游主要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SoC芯片、存储芯片、结构件、传感器、光学组件等关键零部件;中游为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商;下游则涵盖了AI眼镜的丰富应用场景,包括医疗、工业制造等企业级应用,以及游戏娱乐、智慧办公等消费级应用。在产业链上游,SoC芯片被视为AI眼镜的核心硬件,其成本占比超过30%,且SoC+MCU双主控方案因在功耗、续航与算力上的综合优势而成为主流方向。中游方面,AI+AR眼镜被视为未来AI眼镜的主要形态,尽管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已得到市场初步认可,并预计伴随技术突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下游应用场景则展现出AI眼镜的广泛潜力,无论是在企业级还是消费级领域,均有着丰富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