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贝特瑞2024年研发7.72亿,海外产能持续扩张

2025-04-25 08:29: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4月25日贝特瑞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加本次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贺雪琴,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 黄友元,财务总监 刘志文,董事会秘书 张晓峰,保荐代表人 余洋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贝特瑞表示,2024年贝特瑞面对行业挑战,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净利润9.30亿元,同比下降。负极材料销量增长,正极材料销量下滑。针对投资者问题,公司回复如下:2024年研发费用为7.72亿元;负极产能57.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超90%;预计2025年正负极材料市场波动但需求增长;印尼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在建,摩洛哥正负极材料产能正在推进;CVD硅碳负极获国际大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固态电解质研发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已应用;公司业绩虽短期下滑,但长期盈利修复有支撑;公司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提升内在价值和市值;长期规划聚焦于电池材料领域,转变为总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贝特瑞不会进入电池制造行业,但会投资产业链上下游。

截至发稿,贝特瑞总市值为225.69亿元,市盈率TTM为24.10,每股净资产为10.85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公司2024年经营实现情况

2024年,面对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价格低位运行等挑战,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贝特瑞”)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能布局及原料采购,加大技术与工艺革新,多举措推行降本增效,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扩展海外供应链布局,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同比下降4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0亿元,同比下降43.76%;公司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突破43万吨,正极材料销量同比下滑至约2万吨。业绩变动主要是因公司负极材料受到价格下降影响,正极材料受到终端客户价量齐跌的影响。

(二)投资者主要问题及回复

1、公司2024年全年的研发投入有多少?

回复: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7.72亿元。公司坚定不移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以创新破内卷。

2、公司2024年的负极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是多少?

回复:目前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57.5万吨/年,2024年负极产能利用率超过90%。

3、公司如何看待2025年正负极材料市场变化情况?预期如何?

回复:受国内外形势影响预计2025年正负极材料市场会产生较大波动,但预期总体需求量还会保持增长。

4、公司的海外产能布局及进展情况?

回复:公司在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产能持续爬坡;印尼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建成后,公司在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到16万吨/年;同时,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5、请问CVD硅碳负极在下游客户的测试、认证进度如何?

回复:CVD硅碳负极是贝特瑞多种硅碳负极技术中的一种,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大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可实现批量供应。

6、公司的固态电解质研发进度如何?

回复: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布局了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未来的固态电池可能会存在多种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混合使用,目前我司固态电解质开发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部分产品已经应用到客户的半固态电池中。

7、公司预计何时可实现业绩转向正向增长?

回复:2024年,锂电行业处于调整期,面临竞争加剧挑战,公司业绩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但公司仍守住核心业务基本盘,彰显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尽管短期内国内市场竞争仍激烈,但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储备为公司长期盈利修复提供了支撑。

8、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有哪些工作计划?

回复:公司高度重视市值表现,也注重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长期匹配。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未来在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的基础上,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披质量,适时推出现金分红、股权激励等措施,多措并举推动内在价值和公司市值的有效提升。

9、贝特瑞的长期规划有什么方向?

回复:贝特瑞始终聚焦于电池材料领域,正在努力从单一的电池材料供应商逐步转变为电池材料的总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材料技术创新赋能和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10、贝特瑞是否会进入电池制造行业?

回复:贝特瑞不会进入电池制造行业,但会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构建贝特瑞的产业生态链。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通过网络方式参加本次说明会的投资者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3批机构对贝特瑞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2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