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远光软件:2025年公司将紧抓数字经济、国产替代、能源数字化三大机遇

2025-04-25 08:49: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4月25日远光软件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受华创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袁绣华,证券事务代表 刘多纳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远光软件表示,公司在2025年将紧抓数字经济政策红利、国产替代风口和新型能源体系数字化平台业务三大发展机遇。在电力行业外,公司已在建筑、装备制造、医疗等行业建立标杆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推广。人员规模预计持平,但会积极引进关键核心人才并优化结构。自2015年起,公司布局人工智能,已形成3+N业务模式,并在多个大型国央企及非电行业有应用案例。未来,公司将深化AI与企业管理系统融合,完善AI中台,推进DAP产品智能化应用,拓展电网领域AI应用,并构建AI生态体系。电力市场改革为公司带来机遇,客户对AI及大模型需求增加,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并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策略,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更高效服务。

截至发稿,远光软件总市值为109.92亿元,市盈率TTM为37.50,每股净资产为1.93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 公司2025 年发展机遇有哪些?

2025 年公司将紧抓三大发展机遇:一是数字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激发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数字技术的突破扩大了数字业务的市场空间,各个企业对于数字化的理解更深、需求更强。国资央企要做强做优做大,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程中,数字化转型是重要驱动力,公司在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中必将大有可为。二是国产替代迎来重大风口。国家相关部委多次提出加强自主创新,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国家对于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有力地推动信创产业跃升为国家核心战略方向。三是新型能源体系数字化平台业务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以及电力现货市场逐步成熟,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交易规模扩大、交易场景逐步丰富。与此同时,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的推动建设,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电碳协同、绿电交易等新兴交易场景带来的新型交易咨询和软件支撑服务的需求将得到快速增长,碳关税深度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国际绿证将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要素之一,能源电力市场化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业务增长极。

2.公司电力行业外的拓展情况如何?

关于电力行业外的市场拓展,公司这几年已经在一些行业建立了标杆项目,包括建筑行业、装备制造行业、医疗行业等。这些都为后面的拓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比如说医疗行业,我们今年会在之前的智慧运营的标杆项目基础上,让公司全国的分支机构面向各地的医院全面推广。其他行业也是类似的做法,我们今年还会再打造新的行业标杆,在打造标杆的基础上再去进一步推广。

3.公司的人员规模会有变化吗?

公司今年整体人员规模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对于关键核心人才依然会积极引进,以全面支撑重点项目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公司会持续重视控本增效,着力于提高人均效率、效益,将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员工的价值回报,全面打造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

4.人工智能的业务布局有哪些?

远光软件于2015年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持续迭代研发和客户实践应用,依托融合了全栈 AI技术能力的企业级复合 AI平台,研发了 900多款RPA机器人,发布了智能票据交收终端、智能 U 盾管家等智能设备,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 3+N 业务模式。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重点研究了 RAG、AI agent 等技术,发布了远光智言 2.0、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应用平台、数智人超级助理。围绕企业各类业务场景,发布了知识智能问答、数据智能填报、报告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智能交互等系列智能体应用,提升了 DAP 产品智能化程度,在国网、南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以及西部矿业、华山医院、北大口腔等非电行业客户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

5.人工智能业务的未来规划如何?

远光软件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 AI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重点方向包括:一是丰富完善 AI 中台,通过图谱增强 RAG,贯通完善 RAG 从数据采集、预处理到检索生成链路,对模型蒸馏、模型可信等方面进行研究验证,沉淀智能填单、智能报告等公共基础能力。二是推进 DAP 产品的规模化智能应用,依托数智人实现智能体快速构建和集中管理,提升数智人多轮对话、多模态交互等能力,完成批量规模化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三是拓展电网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拓展 AI优化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电价智能预测、线损智能检测等电网业务场景化智能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实现精准的需求侧管理。四是构建公司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与高校开展智能业务研究、数据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合作;强化与集团公司技术团队的协作,打造公司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6.电改对公司业务有哪些影响?

在电力市场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市场主体面临着多资源类型、多交易品种、多交易窗口、多交易区域的高频协同交易局面,交易场景复杂多样。市场主体需要更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

发电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性和多电源协同优化能力;售电公司需要加强负荷预测精度和现货报价决策能力;独立储能运营商需要完善成本核算、多市场收益测算和智能交易策略;虚拟电厂需要建立资源评估、多市场协同和调度控制能力。市场主体的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司的电力交易信息化带来重大机遇,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AI的功率预测、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评估和多资源协同调度控制。

7.客户对于 AI 及大模型的需求是否显著增加,公司未来如何布局?

在 Deepseek 等 AI 领军企业的市场示范效应下,公司各行业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特别是聚焦于大模型技术与垂直业务场景的深度耦合需求,提出了明确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划和布局。

未来,远光软件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 AI 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依托远光研究院进行前沿技术预研、攻关,加快 AI中台研发,围绕企业财务、审计、供应链等业务场景,通过"智能体应用+嵌入式智能"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的策略,联合头部企业、高校、客户技术团队等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体验。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华创证券(证券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8批机构对远光软件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