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收盘,OLED概念板块指数报2446.73点,跌幅0.54%,成交728.6亿元,换手3.55%。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茂硕电源报10.48元,跌-5.76%。奥来德报24.62元,跌-6.88%。华兴源创报30.76元,跌-8.34%。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联创电子报13.08元,涨6.08%;弘信电子报32.28元,涨5.28%;创维数字报14.96元,涨3.82%。
OLED概念与手机OLED面板有密切关联,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半导体”,是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它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来发光,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在电场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并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会产生能量激子,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由于OLED具有轻薄、低功耗、高对比度和可弯曲的特性,它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中小尺寸移动终端领域备受期待。现今,OLED正逐步取代LCD,成为移动端主流的显示技术。
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可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PMOLED结构较简单、驱动电压高,适合应用在低分辨率面板上,如手环、智能手表等。而AMOLED则是目前OLED屏幕的主流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平板、VR、车载显示等场景。尽管AMOLED工艺较为复杂,但其驱动电压低、发光元件寿命长,因此更适合应用在高分辨率面板上。
手机OLED面板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呈现上中下游三个生产阶段。上游主要负责制造设备、材料制造与零件组装,包括关键生产设备、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发光材料、靶材、FPC(柔性电路板)等,其中OLED材料仅占OLED产品总成本的30%,相较于LCD产品中材料占据的70%成本要低。中游则涵盖OLED面板制造、面板组装、模组组装,全球范围内,量产的OLED显示面板主要以韩国为主,三星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面板生产商,2021年市场占有率高达61.2%。国内虽有大量LCD面板厂商转型为OLED厂商,但主要集中在面板制造环节,仍需进口昂贵的设备和原材料。下游则主要为手机应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