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数据要素板块涨幅2.76%,成交1313亿,个股涨跌互现

2025-02-19 17:12:04
来源
财迅通

19日收盘,数据要素概念板块指数报1206.7点,涨幅2.76%,成交1313亿元,换手7.14%。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云赛智联报23.01元,跌-0.95%。南威软件报17.02元,跌-1.39%。浙数文化报18.00元,跌-4.61%。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每日互动报69.38元,涨17.79%;烽火通信报27.93元,涨10.00%;航锦科技报39.05元,涨10.00%。

数据要素是指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特定生产需求汇聚、整理、加工而成的计算机数据及其衍生形态,这些数据为所有者或使用者提供经济效益。就数据所提供的具体价值而言,对于数字化转型刚起步的企业,原始数据集是维持业务系统运转、提高业务运行效率的基础资源;而对于数字化较成熟的企业,其经过清洗、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具有更高质量,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有预测力的信息用于分析决策,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目标是实现数据在各市场主体间高效有序自由流通。按照数据与资金在主体间流向的不同,数据流通形式可分为开放、共享、交易三种。其中,数据开放是指提供方无偿提供数据,需求方免费获取数据,没有货币媒介参与的数据单向流通形式;数据共享是指互为供需双方相互提供数据,没有货币媒介参与的数据双向流通形式,根据共享主体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政府间、政企之间、企业之间共享等形式;数据交易则是指提供方有偿提供数据,需求方支付获取费用,主要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数据单向流通形式。

数据要素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显示,上游主要是数据提供方,负责供应公共数据、业务信息和个人信息,这些提供方通过搭建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供应。然而,当前公共数据的开放主要由政府进行,且存在整理、更新和持续运营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数据供给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这影响了中游的数据流通和大数据交易。中游环节主要由数据服务商和数据交易所组成,它们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加工、流通、分析和安全等技术手段处理数据,使其达到可流通销售的状态。但中游市场面临数据估值定价缺乏依据、数据流通规则不完善以及流通技术不成熟等挑战。下游则是数据需求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零售等领域,这些机构希望通过获取外部数据来优化业务。例如,银行为应对风控需求需采购外部数据资源。从数据需求量来看,头部企业如大型商业银行已产生大量数据需求,并开展了跨领域的数据深度融合应用,而中小企业尚未充分挖掘数据需求。下游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将推动中游数据交易市场的繁荣,进而促进中国数据要素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