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2月24日讯,中信特钢(000708.SZ)在互动平台针对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问:想了解下,2025 年公司有哪些投产项目,有望在当下环境中成为利润增长点?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公司在降低原料成本等方面,有怎样的具体策略?若业绩难有提升,公司计划如何提升市值?毕竟市值关乎公司市场地位与融资能力。另外,要是业绩下滑,从人力成本与运营效率角度考虑,公司是否会对人员进行优化?希望能解答,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关于公司在建工程情况请您参阅公司年度报告及半年度报告相关章节。公司有专业团队密切分析跟踪大宗原材料市场走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库存,通过规模化、策略化采购以及沿江沿海的物流优势实施精准采购。2025年公司将着重推动管理变革,深化“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攻关,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确保生产经营平稳有序,保持高质量、高韧性发展,努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公司坚定人才强企战略,不断优化整体人才布局,补稀缺人才短板,选育国际化人才,加速内生人才培育,探索人力资源与数字信息化变革的结合,努力提升人工效率。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问:作为公司的小股东,我非常关注公司在铁矿石采购方面的策略。目前,钢铁行业上游的四大矿企垄断程度较高,单个钢企在议价时相对弱势。从利益角度看,国内钢企在铁矿石采购上的利益是一致的,按理说合作能够增强议价能力,争取更合理的价格。但我了解到公司拒绝与国内钢企在铁矿石采购上进行合作,这是为什么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有专业团队密切分析跟踪大宗原材料市场走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库存,通过规模化、策略化采购以及沿江沿海的物流优势实施精准采购。感谢您的关注!
问:2 月 21 日,两市成交额达 2.2 万亿,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深证成指涨幅达 1.82% ,然而公司股价却逆势下跌1.18%,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当下钢铁主业竞争形势极为激烈,而中国证监会在去年 9 月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支持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在此背景下,公司是否有考虑通过并购培育新主业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的股价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动态、二级市场整体环境、投资者情绪和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积极参与特钢行业及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以资本为纽带,广泛参与行业布局,打造安全可控并创造价值的产业链,着力构建优质的“资本+制造+服务”的特钢产业链生态圈。公司将会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战略审慎评估资源整合等相关事项,未来公司如有相关事项,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问:中信特钢股价已连续三年下跌,投资者的持股体验较差。如果公司认为自身价值被低估,是否考虑过进行回购注销,以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股东信心?目前公司大股东没有增持,上市公司也未进行回购,公司高层除了泛泛而谈,也没有拿出提升估值的具体措施。希望公司能重视这一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未来公司如有回购相关事项,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问: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随着AI技术发展,deep seek等开源大模型在各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想了解下,公司目前是否已开始探索将这类大模型应用在钢铁新品开发、生产工艺优配料等工作中?若有,能否分享下初步进展和规划?若无,后续是否有相关考虑?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全方位改革,加快构建数据资产和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智能运维。公司建成行业首个全流程“铁钢轧一体化”数字孪生工厂、行业首个全流程全业务的460钢管数字化工厂,首创钢铁行业全流程精细化能源管理与智能分析应用。公司获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子公司兴澄特钢获评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大冶特钢、青岛特钢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兴澄特钢、大冶特钢获评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公司自主研发攻关烧结智能控水、异景同模等10多项人工智能模型项目,联合国内优秀大模型公司共同探索特钢垂模大模型建设,成立人工智能团队对新兴大模型技术进行部署研究。公司将坚定不移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推动数字产业与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问: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如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deep seek等大模型备受关注。想了解下公司是否已着手研究这些大模型,针对公司各工作场景,评估哪些部门适合引入deep seek进行部署以提升效率?期待公司能借助这类大模型,实现生产效率和业绩的双重提升,不知目前在这方面有怎样的规划和进展?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全方位改革,加快构建数据资产和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智能运维。公司建成行业首个全流程“铁钢轧一体化”数字孪生工厂、行业首个全流程全业务的460钢管数字化工厂,首创钢铁行业全流程精细化能源管理与智能分析应用。公司获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子公司兴澄特钢获评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大冶特钢、青岛特钢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兴澄特钢、大冶特钢获评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公司自主研发攻关烧结智能控水、异景同模等10多项人工智能模型项目,联合国内优秀大模型公司共同探索特钢垂模大模型建设,成立人工智能团队对新兴大模型技术进行部署研究。公司将坚定不移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推动数字产业与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