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广信材料:公司重点发展电子材料,光伏胶等穿越周期领域将成未来增长点

2025-03-03 09:09: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3月3日广信材料发布公告,公司于2月28日接受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 张启斌,证券事务代表 周吕嫒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广信材料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PCB光刻胶、3C消费电子涂料等电子材料,以及光伏胶、重防腐涂料、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等。在电子材料领域,公司产品收入稳定。在光伏新技术市场,公司聚焦光伏胶产品,已成为行业领先供应商,预计随着光伏BC电池技术的放量,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将优先受益。公司从电子行业切入光伏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并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及实现国产替代进口解决方案。近期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对公司光伏BC电池用胶产生积极影响,预计随着光伏BC电池技术成为主流,公司光伏胶产品将加速增长。此外,公司还将拓展更多光伏新技术新需求新产品和新市场,提升在光伏材料领域的营业收入和市场知名度。

截至发稿,广信材料总市值为38.68亿元,市盈率TTM为503.98,每股净资产为4.0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启斌、证券事务代表周吕嫒介绍公司及子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产品情况,简要介绍公司及行业发展情况等。

二、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启斌就以下问题和参与者进行了交流:

问:请简要介绍公司主要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

答:公司在产品应用领域发展战略上,以传统优势的 PCB光刻胶(PCBPhotoresist)、3C消费电子涂料(3CCoatings)等电子材料为基本盘,以光伏胶(PVMaterials)、重防腐涂料(MarineProtectiveCoatings)、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PackagingCoatings)等穿越周期领域未来重点增量。

从公开信息披露公司最新产品结构收入情况可以看到:

在电子材料领域基本盘,公司PCB光刻胶、3C消费电子涂料合计基本上在4亿左右营业收入,相关行业增速平稳增长。

在光伏新技术增量市场,公司聚焦光伏新技术用胶,相关光伏胶产品随着这两年光伏BC电池技术开始投入市场大约录得年营业收入5,000万左右,稳居行业遥遥领先的主要供应商。根据中信建投证券预测光伏BC电池2025年有望放量,预计25-26年国内BC产能将达105/175GW。如格局行业预测2025年光伏BC电池销量将从原来的十来GW快速放量至超50GW,光伏BC电池销量将快速翻三倍以上增长,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作为光伏BC电池核心增量辅材将随着光伏BC电池扩产优先受益。

在金属包装涂料刚需市场,公司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2023年已经率先快速放量录得营业收入约5,000万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已经录得营业收入6,000万左右,增长迅猛,未来公司也将在该领域随着市场开拓进一步快速增长。

在重防腐涂料重要增量市场,经过多年开发验证孵化,公司高性能工业重防腐涂料产品性能参数及涂装效果已经得到突破,已经部分小批量销售。在现阶段,公司制定了优先集中力量突破拥有大量工业装备资产的大型企业战略,并在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送样测试、试涂等工作,根据相关测试进展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高性能产品的规模化销售。

问:光伏行业这么卷,公司是怎么考虑从电子行业切入光伏行业的?

答:公司从电子行业拓展到光伏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

首先是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就是跟着国内优势产业走去寻找发展机会。公司跟随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国内优势产业聚焦发展光伏新技术用光伏胶、新能源汽车内外饰涂料,聚焦光伏新技术配套下游客户开发提质增效降本的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方案,也顺应消费电子产业链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产业趋势;

然后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新的阶段,公司志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将自身定位从材料供应商转变为为客户开发提质增效降本的可持续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方案,重点在光伏BC电池绝缘胶等新技术升级用材、工业设施重防腐涂料系统运维解决方案等领域为客户真正创造更多价值。

最后是国产替代进口解决方案,公司所处的电子新材料领域行业发展基本上是以欧美日韩外资为主,随着相关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有一些材料开始本土化生产。公司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技术服务和产品性价比等优势在PCB光刻胶、3C消费电子涂料等领域进行进口替代,并成为相关细分领域国内头部企业;在公司看来,此前通过产品价格、服务效率等优势实现国产替代进口材料应该要进一步创造更多价值,从原来的模仿、超越到现在的创造,转变为国产替代进口材料解决方案。

公司经过这几年在光伏新技术领域、工业防护领域的探索,已经将自我定位从材料供应商转变为为客户开发提质增效降本的可持续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方案的方案解决商,在公司光伏BC绝缘胶助力下游光伏BC电池新技术加速市场化、基于高性能工业重防腐涂料实现可持续系统运维解决方案等产品解决方案开发思路,公司已经不是原有跟着进口材料路径去模仿替代,而是创造性从客户需求去提出全新的革命性解决方案,实现了更彻底的的国产替代进口材料解决方案。

问:根据第三方统计,本周前半周晶科、隆基、通威等光伏头部企业陆续上调组件价格,涨幅为0.01-0.05元/W,同时行业围绕能耗、电池组件效率的光伏供给侧改革深化政策有所预期,对公司光伏BC电池用胶有什么影响?

答:去年10月以来第一轮以"自律"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已初见成效,全产业链价格止跌企稳,根据近期产业交流反馈下一步供改核心将由"抗通缩"转为"核心环节通胀"。

1月,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到2025年计划在陕西全省实施2GW左右的“光伏领跑计划”,“申报光伏领跑计划的项目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2%以上的,项目通过企业承诺、市县申报、竞争配置等方式,同等条件优先纳入省级2025年1,000万千瓦风电、光伏建设规模。”

根据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报道,陕西出台的“光伏领跑计划”,为光伏组件设定准入门槛,与近十年前的“领跑者”计划异曲同工。“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开始对光伏实行的专项扶持计划。从2015年到2018年,该计划共完成了3批13GW项目,对当时的产能出清产生显著效果。“领跑者”计划对当时的电池和组件效率设定准入门槛,引导电站转向效率更高、度电成本更低的单晶路线,促进了单晶对多晶的技术迭代。随着2023年开始的这一轮行业寒冬持续不休,行业期待类似多年前国家为推动光伏技术升级而实施的“领跑者”计划引导光伏行业走上了单晶路线的“领跑”效应。此前已有业内人士提出,行业亟需新一轮“领跑者”计划,来引导技术迭代,推动产能重置。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称,“我们计算24.2%组件效率对应的功率准入门槛,BC中隆基二代产品、爱旭ABC组件满足,HJT中通威部分组件满足,TOPCon满足不了。”根据《第一财经》报道,隆基绿能明确2025年底前将建成约70GWHPBC产能,且公告将与金阳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生产HBC光伏电池、与英发睿能签署16GWHPBC电池片战略合作协议;爱旭股份已投产的BC产能包括珠海10GW,义乌15GW陆续投产,济南基地建设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电池投产,出货规划20GW以上。从行业趋势可以看到,光伏BC电池作为光伏新技术新产能建设的主流已经逐渐形成共识,推动光伏技术升级新一轮“领跑者”计划下的高效新技术条线利好正面效率领先的xBC,下游电池组件领跑者计划提质提价促进全行业的产能出清与价格修复,让光伏BC电池在产能重置和技术迭代中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BCInsulationlayer)作为光伏BC电池核心增量辅材将随着光伏BC电池扩产优先受益。截至目前,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近两年随着BC电池量产开始放量录得年营业收入5,000万左右,稳居行业遥遥领先的主要供应商。

问:除了光伏BC电池产能超三四倍增长,在光伏领域公司还有什么发力点?

答:首先,随着下游光伏BC电池产能扩张、产销量增长,随着光伏BC电池产能和销量快速增长,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作为BC电池必备品将率先受益,将直接带动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等光伏胶产品的加速增长。光伏BC电池绝缘胶是广信材料率先实现批量销售且目前仍旧处于遥遥领先的市场占有率绝对优势,公司光伏胶2023年录得营业收入约五千万左右,稳居行业遥遥领先的主要供应商。

公司在光伏BC电池绝缘胶领域先发优势和行业积累明显,除了现在市场上的主要光伏BC电池龙头企业的稳定供货和放量,后续许多正在计划上光伏BC电池产能的光伏企业都在与公司对接。光伏BC电池放量在即,随着下游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将光伏BC电池作为光伏新技术扩产路线预期明确及销量增长,公司在光伏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产品光伏BC电池绝缘胶将率先受益,进一步带动公司光伏胶的加速放量,带动公司在光伏材料领域的拓展和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将成为公司现阶段第二重要增长点。

其次但也是更重要的,公司作为目前光伏BC电池绝缘胶龙头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光伏材料领域的营业收入和市场知名度,并为公司未来拓展更多领域光伏新技术新需求新产品和新市场奠定品牌基础和市场参与机会。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快,光伏绝缘胶、光伏感光胶等辅材需要针对不同技术做出调整,因此作为光伏新技术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及时了解下游需求变化并研制配套产品,而与大客户形成紧密联系的供应商能最快了解客户需求,并通过合作研发保证产品质量,反过来促进公司继续维持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光伏BC电池绝缘胶在行业内首发并遥遥领先成为行业主要供应商,公司有多款为下游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的产品已经在多家下游领先的电池组件企业配合开发测试,测试过程将使公司与下游客户形成连接,在测试完成后有望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合作关系来促进公司技术优势进而维持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以上如涉及对行业洞察判断、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等相关内容,不能视作公司或公司管理层对于行业、公司发展或业绩的承诺和保证,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公司)、银河证券(证券公司)、荣晟私募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11批机构对广信材料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9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