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机构调研

联迪信息:公司加强研发创新,国内外市场并进,提升核心竞争力

财迅通讯,4月25日联迪信息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联迪信息董事长、总经理 沈荣明,联迪信息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丁晓峰,国海证券保荐代表人 刘航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联迪信息表示,本次业绩说明会介绍了公司业绩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公司业绩驱动因素包括在国内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布局新兴领域,以及在日本设立子公司拓展市场。对于取消的项目,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决策并将及时披露新计划。公司在新兴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取得了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保荐机构持续监督募集资金使用。面对股价波动,公司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盈利能力。研发费用率增大是因为公司建立了业务驱动型的研发模式,强调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为应对宏观经济等风险,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拓展市场空间、加强品质管理。在AI等发展带动下,公司将抢抓机遇,重点开拓软件开发与服务市场及自主产品研发,瞄准国内外市场,优化供给结构,拓宽需求渠道。

截至发稿,联迪信息总市值为28.85亿元,市盈率TTM为300.18,每股净资产为4.16元。


芯动联科:公司加速拓展产品应用,六轴IMU芯片预计明年量产

财迅通讯,4月25日芯动联科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山西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 林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芯动联科表示,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半导体行业积累的传感器生产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高性能MEMS加速度计产品方面,公司完善了产品谱系,谐振式FM加速度计已量产出货,且迎来了大量订单需求,增速可能翻倍。在低空和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与客户合作提供IMU组合或芯片,低空领域前景被看好。关税问题对公司影响不大。单片六轴产品研发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会有样片出来,明年有望实现量产。光纤激光小型化对MEMS技术路线尚未造成实质影响。压力传感器是公司新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领域,今年收入预计有所增长。公司产能可以满足下游需求增长。人形机器人领域是公司未来潜在市场,但技术路线还未成熟。公司产品价格体系稳定,未来将继续拓展惯性器件市场,推出系列化压力传感器产品,并考虑研发其他物理量上的产品。

截至发稿,芯动联科总市值为258.19亿元,市盈率TTM为96.21,每股净资产为5.69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公司概况介绍如下:

基康仪器:一季度公司增长强劲,新产品获认可,交通行业前景好

财迅通讯,4月25日基康仪器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2日接受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 张绍飞,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吴玉琼,证券事务代表 房婷婷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基康仪器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务报告显示良好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毛利率提升至56.34%,主要因智能监测终端业务占比增加。公司新研发的机器视觉变形监测系统、无线测振一体化边缘终端已获市场认可,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正逐步转产。交通行业项目加速推进,一季度签约和收入均有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将保持增长。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振弦传感器为互补产品,满足更广泛客户需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得益于“新建+存量”双轮驱动模式,存量市场升级改造需求正加速释放。公司对于分红政策有长期规划,将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回报投资者。

截至发稿,基康仪器总市值为27.43亿元,市盈率TTM为33.01,每股净资产为4.41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问题1:介绍一下一季度的整体经营情况?

秉扬科技:公司回应业绩、分红、销售季节性等问题,将加强管理和研发

财迅通讯,4月25日秉扬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樊荣,董事、副总经理 廖利,董事、财务负责人 白华琴,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江凌云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秉扬科技表示,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复。针对2024年业绩下降仍实行10派2元分配方案,公司表示这是持续稳健的分红政策,体现了对股东的责任感。对于分季度业绩波动,公司指出产品销售无明显季节性,受中标量、订单等因素影响。关于2024年增收不增利,公司归因于国内压裂支撑剂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行压力,但强调与中石油、中石化长期合作,有信心提升竞争力。为提升投资者信心,公司将努力稳定业绩增长,持续分红,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并加强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此外,公司在建工程主要是募投项目,将遵循会计准则处理。对于并购、重组计划,公司表示将关注行业趋势,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积极考虑相关机遇。

截至发稿,秉扬科技总市值为18.94亿元,市盈率TTM为37.34,每股净资产为3.51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精测电子: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5.59%,净利润下滑,半导体业务成核心支撑

财迅通讯,4月25日精测电子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受民生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显示事业群总经理、新能源事业群总经理 刘荣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刘炳华,财务负责人 游丽娟,上海精测投融资总监 李国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精测电子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507.30万元,同比增长5.59%,净利润下降165.02%。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92%,净利润同比增长336.06%。截至2024年年报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总计约28.44亿元,其中半导体领域订单占约58.65%,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73,061.77万元,增长10.78%,半导体检测领域研发投入增长32.76%。公司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已形成全领域量检测技术产品布局,半导体检测业务开拓迅速。

显示领域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市场需求疲软,公司下调产品价格以巩固市场地位,导致毛利率下降9.02%。但公司在新型显示和智能精密光学仪器领域取得进展,打破国外垄断,获得重复批量订单。

新能源领域受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71%,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贝特瑞2024年研发7.72亿,海外产能持续扩张

财迅通讯,4月25日贝特瑞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加本次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贺雪琴,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 黄友元,财务总监 刘志文,董事会秘书 张晓峰,保荐代表人 余洋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贝特瑞表示,2024年贝特瑞面对行业挑战,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净利润9.30亿元,同比下降。负极材料销量增长,正极材料销量下滑。针对投资者问题,公司回复如下:2024年研发费用为7.72亿元;负极产能57.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超90%;预计2025年正负极材料市场波动但需求增长;印尼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在建,摩洛哥正负极材料产能正在推进;CVD硅碳负极获国际大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固态电解质研发取得进展,部分产品已应用;公司业绩虽短期下滑,但长期盈利修复有支撑;公司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提升内在价值和市值;长期规划聚焦于电池材料领域,转变为总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贝特瑞不会进入电池制造行业,但会投资产业链上下游。

截至发稿,贝特瑞总市值为225.69亿元,市盈率TTM为24.10,每股净资产为10.85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丽珠集团:公司各版块增长健康,艾普拉唑2025年有望增长

财迅通讯,4月25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受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丽珠集团执行董事、总裁 唐阳刚,丽珠集团副总裁、丽珠生物总经理 刘大平,丽珠集团副总裁、财务负责人 司燕霞,丽珠集团董事会秘书 刘宁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蓝晓科技:公司结则茶卡项目进展顺利,有望成新业绩增量

财迅通讯,4月25日蓝晓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受White Oak Capital Partners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高月静,董事会秘书 于洋,证券事务代表 贾鼎洋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蓝晓科技表示,在投资者提问环节,公司针对结则茶卡项目表示,首条3300吨氢氧化锂产线在建项目经现场试验、调试等,有望建成西藏地区首个达标运行的工业化盐湖提锂项目,后续6700吨产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加快建设。该项目采用环境友好“零碳”工艺,具有重要产业意义,有望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关于固相合成载体产品,2024年生命科学板块吸附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公司已成为多肽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未来,公司将加大资源投入,持续拓展国内和海外业务。

在生命科学领域,公司提供了多种产品,2024年ProteinA亲和填料新增多个客户临床项目,离子交换类产品成功导入胰岛素临床二期项目,复合模式填料完成14价HPV疫苗的中试放大验证。

对于非盐湖提锂系统装置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释称受到宏观环境及市场因素影响,个别项目竞争激烈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

利亚德2025年将拥抱AI,推动利润增长,海外业务将全面增长

财迅通讯,4月25日利亚德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受国投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李军,财务总监 张晓雪,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刘阳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利亚德表示,在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利亚德董事长李军分析了公司业绩并展望了未来发展。2024年,公司面临毛利率下降、营收下滑及商誉、无形资产减值等问题,导致净利润亏损。但剔除这些因素影响后,公司经营上仍盈利。商誉减值主要受NP公司影响,同时进行了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等减值计提。为应对竞争加剧和价格战,公司进行了大调整和改革,包括渠道业务缩减、人员优化及研发投入增加。

对于未来发展,利亚德将形成第二个增长曲线,拥抱AI,领创视听,以利润为中心推动公司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Hi-Micro产品产能翻倍,成为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加大AI产品开发,推动与显示产品的深度融合;从单一LED显示产品供应商向智能显示生态服务商转型;文旅业务全链条服务拓展;提升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利用斯洛伐克和沙特工厂优势,扩大产品覆盖和服务范围。

国际医学:2024年公司经营稳健,2025年一季度面临挑战

财迅通讯,4月25日国际医学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天风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丁震,财务总监 王亚星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国际医学表示,公司在2024年展现出稳健的经营韧性,医疗服务领域成效显著,门急诊和住院服务量均同比增长,营业收入也实现增长,亏损幅度收窄,提质增效成果显现。2025年第一季度,受医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营收下降,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长,资金周转状况良好。旗下西安高新医院和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2024年均实现营收增长,门急诊和住院服务量也均有提升。2025年一季度,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增长,住院服务量下降;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则相反。公司正在加快建设质子治疗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建成投用。同时,公司已完成医疗智能模型的本地部署,实现与核心业务系统的连接。面对医疗政策改革,公司将通过精细化运营、调整业务结构等方式适应。2025年,公司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三甲评(复)审”为抓手,以ESG战略体系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截至发稿,国际医学总市值为114.38亿元,市盈率TTM为-44.75,每股净资产为1.5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