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机构调研

思泉新材:2024年营收增51%,利润略降;2025年将拓展市场与研发

财迅通讯,4月24日思泉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1日接受申万菱信基金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郭智超,财务总监 沈勇,证券事务代表 张赛玲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思泉新材表示,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电气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热管理系列和环境适应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散热领域,主要服务于北美大客户、小米等国内外领先客户。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10%,主要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和北美大客户订单增量等;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88%,主要因新子公司初创阶段费用增多、业务开发力度加大等。目前,子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持续改善。公司对2025年全年业绩增长抱有信心,将积极拓展市场、持续研发创新,加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发展战略将深度聚焦电子电气可靠性工程领域,以热管理与防水密封为核心优势,为各行业提供失效解决方案。2025年,公司将重点推进石墨膜扩产、液冷产品生产等重点项目,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截至发稿,思泉新材总市值为33.71亿元,市盈率TTM为64.27,每股净资产为17.93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 请介绍主要业务和产品。

创新医疗:全诊AI医疗大模型将惠及广大民众,博灵脑机产品2025年起上市

财迅通讯,4月24日创新医疗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申银万国研究所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陈海军,董事 游向东,总裁 马建建,独立董事 姚航平,董事会秘书 郭立丹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创新医疗表示,在提问及回复环节,针对全诊AI医疗大模型,公司表示该模型已具备解决不同医疗场景下疾病诊断建议等问题的能力,未来有望直接面向患者。2024年医院合作家数约60家,预计今年增加100家,2024年收入440万,2025年力争4000万。该模型已上线医院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全诊医学团队目前约100人。

关于博灵脑机,产品能帮助偏瘫患者实现肘部屈伸和手部张合动作的自主控制,单次充电可连续使用6小时。B端产品主要针对医院康复科,C端产品针对居家使用,两者基本技术原理相同但功能有所差异。B端产品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注册申报,C端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陆续上市。公司对于C端产品的定价基于其能为偏瘫患者带来的使用价值,具体售价将在上市时公布。由于是国内首创产品,目前无法预估市场表现。

截至发稿,创新医疗总市值为40.07亿元,市盈率TTM为-42.67,每股净资产为4.03元。


立达信:公司2024年业绩逆势增长,2025年以稳为主,强化成本控制

财迅通讯,4月24日立达信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2日接受浙商证券研究所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夏成亮,证券事务代表 陈宇飞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立达信表示,公司在照明业务方面能够跑赢行业,主要得益于持续的客户开拓和专业灯具等品类的增长。尽管面临行业下行,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产品售达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美、欧洲、日本及中国是主要收入来源。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公司加速转产泰国,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并计划拓展其他市场和加强研发创新。泰国基地已在产能爬坡期,预计6月完成第一阶段扩产。尽管泰国生产成本当前较高,公司将通过提升智能制造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自有品牌业务方面,公司坚持“品牌代工双主业,国内国外双循环”策略,国内以自有品牌为主,海外以跨境电商为主。为管控汇率风险,公司采用远期结汇和即期结汇结合,并开展套期保值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影响。对于2025年度业绩,公司以“稳份额、保利润”为目标,着力提升经营质量,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抵御外部风险。

截至发稿,立达信总市值为68.63亿元,市盈率TTM为16.44,每股净资产为7.67元。


恩捷股份:公司计划扩产锂电池隔膜产能,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财迅通讯,4月24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广大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Paul Xiaoming Lee,副董事长、总经理 李晓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禹雪,财务总监 李见,独立董事 张菁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恩捷股份表示,公司计划在国内玉溪继续扩产锂电池隔膜产能,2024年已推进土建和设备安装调试,并有1条产线投产。对于2025年,公司将加快全球化进程,加大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隔膜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投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并积极推进海外项目和市场开发。固态电池的普及短期内不会减少隔膜需求,公司认为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还需较长时间,并将持续关注该领域发展。行业前景方面,全球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公司将深化与全球头部客户合作,提高市场份额。隔膜后市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匈牙利项目已完成建设,马来西亚项目正在推进,公司已与多家知名客户签订订单。面对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公司将通过精细化管理、工艺改进等方式降本增效,应对市场竞争和降本压力。

蓝晓科技:公司扩产生命科学产能,海外销售大幅增长45.1%

财迅通讯,4月24日蓝晓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全天候基金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高月静,董事会秘书 于洋,证券事务代表 贾鼎洋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蓝晓科技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5亿,同比增长2.6%,净利润7.87亿,增长9.8%。盐湖提锂大项目收入1亿元,大幅下滑81%。生命科学、水处理和超纯化、金属资源业务增长较快。公司吸附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固相合成载体需求增量主要来自GLP-1多肽类药物销量增长,公司市占率维持较高水平。在化工及催化、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有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计划。2024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大幅增长45.1%,国际化战略起步早、布局广,已覆盖全球多个地区。为进一步提高效应效率,公司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在北美和欧洲设立仓储单元。

截至发稿,蓝晓科技总市值为227.18亿元,市盈率TTM为27.93,每股净资产为7.77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公司介绍2024年度及2025Q1经营情况

深南电路:2025年Q1公司业绩增长,PCB及封装基板业务拓展顺利

财迅通讯,4月24日深南电路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中原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张丽君,战略发展部总监、证券事务代表 谢丹,投资者关系经理 郭家旭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深南电路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3亿元,同比增长20.75%;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29.47%。增长主要得益于高速网络通信、算力及服务器需求增长,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PCB业务以通信设备为核心,重点布局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领域,各领域需求均有所增长。封装基板业务需求改善,主要得益于存储类产品需求提升。FC-BGA封装基板已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广州封装基板项目一期产能爬坡稳步推进。泰国工厂总投资12.74亿元,基础工程建设按期推进。公司PCB业务通过技术改造和南通四期项目建设提升产能。近期各项业务经营正常,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对美国销售收入占比较低,关税政策影响较小。原材料价格方面,金盐等部分原材料同比提升,公司将持续关注并沟通应对。

截至发稿,深南电路总市值为567.70亿元,市盈率TTM为28.54,每股净资产为29.46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江南化工:2024公司业绩增长靠大客户、内部协同及国际化

财迅通讯,4月24日江南化工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国金证券等机构调研,江南化工财务总监 李永红,江南化工董事会秘书、副总裁、总法律顾问 王敦福,江南化工总裁助理、证券投资部部长 张东升,江南化工财务金融部部长 周星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江南化工表示,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了业绩增长,主要增长因素包括大客户开发、内部协同提高以及国际化经营稳步增长。在民爆板块,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发展规划,计划通过对内重组和对外并购重组来拓宽盈利增长点。在新疆区域,公司已有产能及业务布局,并计划进一步优化。关于同业竞争问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已承诺在2025年底前完成相关民爆资产注入程序。此外,兵器工业集团下属中兵投资受让江南化工股份,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公司关注西藏民爆市场需求,并计划全力开拓。大股东目前无增持计划,但支持公司高质量发展。在工程服务板块,公司计划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升项目获取能力,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截至发稿,江南化工总市值为153.37亿元,市盈率TTM为17.21,每股净资产为3.57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问:请介绍公司 2024 年度业绩增长点。

航天智造: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增长,核心优势显著

财迅通讯,4月24日航天智造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金鹰基金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徐万彬,证券事务代表 苏志革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航天智造表示,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在2024年占比最大且快速增长,其核心竞争优势包括完善的产业布局、深厚的技术与研发实力、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以及纵深结合的产品布局和成本管控。业绩增长主要驱动于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强劲表现,受益于汽车行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公司预测2025年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汽车行业增长预期、油气装备行业深海开发重视,以及高性能功能材料的市场转型均为增长动力。汽车零部件板块客户覆盖国内主流车企及新兴造车势力。未来,公司将紧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进行产品创新,并加强产能配置和资源利用。油气装备业务增长点在于深海、深地、非常规油气开采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增长。军品业务方面,2024年收入受市场需求变动影响有所下降。

截至发稿,航天智造总市值为151.75亿元,市盈率TTM为19.17,每股净资产为6.20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光线传媒将调整定位为IP创造者和运营商,拓展IP及衍生品业务

财迅通讯,4月24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3日接受Alpines Capital Limited 松垚资本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王长田,董事会秘书 侯俊,财务总监 曾艳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光线传媒表示,光线传媒面对影视行业的大小年问题,计划通过调整公司定位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化,以实现持续、可预测、可复制、可拓展的业绩增长。作为“IP创造者”,公司将资源更多倾向于动画电影,并强调真人电影的大片、类型化、系列化、完全创新策略。同时,公司计划扩充动画电影产能,并组建新的动画厂牌。作为“IP运营商”,光线将依托自有或创造的IP内容进行衍生产品开发,扩大规模、丰富品类,并广泛开展合作。投资手段也将被充分利用,以扩大业务版图。IP运营将前置,与内容创作衔接,维持IP热度。团队建设将厂牌化,以保证大量IP及时有效开发。重点方向包括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和主题乐园。

在未来几年,光线规划了重点项目的上映节奏,包括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应用AI技术,要求员工了解、学习、使用AI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强调AI只是辅助手段,人的创造性最重要。

林泰新材:一季度收入增107%,净利润增287%,订单充足

财迅通讯,4月24日林泰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1日接受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公司本次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健,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沈建波,公司保荐代表人 陈逸,郑立人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林泰新材表示,公司在一季度实现了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07.43%,净利润增长287.62%,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东安汽发、吉利汽车等主要客户的销售收入增长。作为国内唯一为乘用车批量配套提供湿式纸基摩擦片的国产品牌企业,公司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核心技术指标与国外企业相当。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并在工程机械、高端农机、特种车辆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计能够转化为年内收入。未来,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需求、国产品牌汽车销量增长等。公司产能扩充进展顺利,能够满足下游客户需求。此外,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拓展,已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在新能源汽车混动项目中,公司已与多家主流厂商合作,未来量产项目前景广阔。在工程机械领域,公司也在积极开发新项目,拓展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