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厦门钨业:公司推进A股再融资,多元布局钨矿、新能源及稀土等

2025-03-07 18:45:05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3月7日厦门钨业发布公告,公司于12月3日接受3w 基金等机构调研,厦门钨业董事长 黄长庚,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周羽君,证券经理 陈小林,证券事务专员 沈楚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厦门钨业表示,公司于2024年11月5日启动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共发行169,579,326股,募集资金3,527,249,980.80元。在钨矿方面,公司拥有四家钨矿企业,年产量稳定,并计划通过推进在建矿山建设等方式提高原材料保障能力。对于切削工具市场,公司认为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将继续增长,并计划通过深挖市场需求、加强市场开拓等措施消化新增产能。在光伏领域,公司丰富了钨丝产品规格,并调整价格体系以应对行业变化。此外,公司还在稀土资源、稀土磁性材料、光电晶体、新能源等领域有所布局,并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务的剥离。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扩充产能,并看好三元材料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方面也有所布局。

截至发稿,厦门钨业总市值为320.39亿元,市盈率TTM为15.53,每股净资产为7.60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请介绍公司A股再融资发行情况?

2024年11月5日,公司启动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最终确定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169,579,326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527,249,980.8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0.80元。截至2024年12月13日,公司已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完成了与本次发行相关的证券变更登记。

2.公司钨矿自给率有多少?产量是否稳定?未来有哪些资源规划?

公司内部现有四家钨矿企业,其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洛阳豫鹭为在产企业,三家年产量合计约7,000至8,000吨金属吨,生产状况稳定;此外博白巨典钨钼矿为在建矿山,达产后预计每年产出钨精矿约2,000金属吨。接下来公司将通过推进在建矿山建设,推动参股的钨矿项目相关工作,积极扩大废钨回收利用等方面提高原材料保障能力。

3.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切削工具市场发展?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产品置换、新增需求,机床数控化程度提高等,全球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需求总量有望继续增长。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模具等领域对高、精、尖复杂刀具的需求将推动刀具行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4%。

4.公司切削工具不断有新增产能投放,是否有合理产能消化措施?

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现有部分刀具性能已与同类高端进口刀具处于同等水平。过去国内切削工具高端市场主要由欧美、日韩等海外企业占据,近年来国内进口替代趋势明显,下游客户更加看重供应链安全和采购性价比,积极与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头部切削工具制造商联合研发,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公司在自身优势的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能源重工等领域已经与头部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除顺应国内客户转型升级外,公司也通过海外市场前期的渠道布局和品牌经营带来营收增长。公司将继续深入挖掘现有优势市场和客户需求,并加强前沿的市场信息收集,有效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深入了解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的开拓力度,持续完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科学管理投产节奏,保证产能消化。

5.请问公司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与细线化进展?

随着公司产能提高,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得到极大丰富,从一开始的2-3款产品,到目前根据线径、强度等参数,已有十余款不同规格产品。目前公司主流产品线径为33u与31μ,大致对应金刚线牌号为26线与24线,同时29μ/28μ产品已经具备量产能力,更细的产品也已做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6.结合当前光伏行业情况,公司有何应对措施?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硅料与碳钢金刚线价格持续下跌,公司也配合行业变化,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定价方面,目前公司根据下游金刚线厂商的订单规模、不同的规格和质量参数要求,已建立了光伏用钨丝产品价格体系,平均售价方面与202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细线化,不断提高强度、圈径、最短长度等标准,推出强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钨丝产品,满足客户更多样的定制化需求。生产方面,公司将稳步推进钨丝产品扩产,产品应用将更加丰富,良品率仍有提高空间,同时公司通过各项降本举措,将毛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

7.钨丝还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钨丝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可加工到超细直径等优秀性能,除用于光伏领域硅片切割之外,公司钨丝产品还可用于传统及特种照明、汽车玻璃、耐切割防护、微波炉、真空镀膜、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8.请问公司海外稀土资源项目进展如何?

公司与赤峰黄金合资设立上海赤金厦钨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老挝川圹省勐康稀土矿项目收购及全面接收,已开始产出少量稀土矿半成品。

9.请介绍公司稀土磁性材料业务的产能及规划?

目前公司在长汀已具备1.2万吨的磁材毛坯产能,并正在建设新增5,000吨节能电机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产项目。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金龙稀土已在包头设立全资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5,000吨(首期)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现代高端风力发电、3C产品、节能电机、节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一步完善稀土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高端磁材市场的竞争力。

10.公司在建的光电晶体产品有哪些用途?

公司正以锗酸铋(BGO)晶体为着力点,建设年产15吨的锗酸铋(BGO)晶体生产线项目,主要应用于核医疗、工业应用、高能物理等领域。

11.请介绍公司新能源业务在建产能情况?

公司在建三元正极材料产能约为15.5万吨,预计明年将有部分新增产能投入使用。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产能利用率整体表现良好,为了拓展新客户以及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需扩充部分产能作为准备。

12.如何看待三元锂电材料和磷酸铁锂未来的发展前景?

目前,磷酸铁锂由于其成本较低,这使得其在动力市场份额占据相当的比例。相比较而言,三元材料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未来回收产业的发展,三元材料在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另外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三元材料还在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和固态电池领域。

13.请问公司如何规划接下来新能源业务发展?

钴酸锂方面,预计随着AI智能及折叠手机的逐渐普及,将给钴酸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手机换机潮将对钴酸锂带来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电耗增长对钴酸锂能量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门槛进一步提升,作为钴酸锂龙头企业,公司将充分受益。三元材料方面,未来增长预计可能来自于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公司在高电压、高功率上有显著优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三元材料销量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增速。此外,公司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预计将在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进行扩产。

14.公司新能源板块固态电池进展如何?

公司在固态电池上主要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进行布局。一、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与下游客户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公司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其结构比较稳定,层间距更宽,锂离子脱放过程中,形变很小,使得固态电池固-固界面不容易被破坏,且该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是比较适合用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正极材料。二、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也有两个技术路线的布局,包括氧化物路线和硫化物路线,氧化物路线技术工艺与钴酸锂及三元材料相似。硫化物技术路线部分痛点主要在于硫化锂,由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目前从小试、中试结果来看,技术指标良好。

15.请问地产业务剥离的情况进度如何?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务的剥离事宜,包括项目推介及接受意向方的尽调等。目前公司拟因企施策,对厦门滕王阁下属公司股权分别公开挂牌转让。目前厦门滕王阁已完成其持有同基置业47.5%股权、成都滕王阁100%股权、全资子公司厦腾物业所持有成腾物业100%股权的转让。同时,公司也在同步推进其余房地产业务的处置工作。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房地产板块的转让工作,后续如有实质性进展,公司将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3w 基金、国投证券(证券公司)、国信证券(证券公司)、弘升投资、红筹投资(投资公司)、华龙证券(证券公司)、华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泰保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怀新投资(投资咨询公司)、汇川投资(投资公司)、民生证券(证券公司)、百年保险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首创证券(证券公司)、泰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物产中大投资、兴全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盈峰资本(资产管理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招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博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招商仁和人寿(寿险公司)、招商信诺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科沃土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创金合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德汇投资(投资公司)、东吴证券(证券公司)、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国海证券(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证券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0批机构对厦门钨业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