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国芯科技深耕RISC-V领域,将拓展汽车、工业控制等芯片应用

2025-03-10 08:42:04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3月10日国芯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4日接受嘉实基金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郑茳,证券事务代表 龚小刚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国芯科技表示,国芯科技自2017年起致力于RISC-V架构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已开发出系列化RISC-V架构CPU IP内核,包括针对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高性能计算等不同场景的CPU。同时,公司立足信创和信息安全市场,发展高性能RISC-V云安全芯片和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产品,其中云安全芯片CCP917T基于自主RISC-V架构CRV7多核处理器设计,适用于AI、云计算安全等领域;端安全芯片已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此外,公司基于“RISC-V CPU + AI NPU”双核方案,推出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MCU芯片产品,如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和AI MCU芯片CCR4001S、CCR7002。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RISC-V CPU和AI NPU技术,拓展信创、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积极开发新芯片产品,以满足国内客户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截至发稿,国芯科技总市值为103.35亿元,市盈率TTM为-43.64,每股净资产为6.69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1、公司在RISC-V领域的技术、产品布局和进展情况如何?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

答:国芯科技早在2017年便开始从事基于RISC-V 架构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基于开源RISC-V架构开发自主C*Core CPU,并将其视为实现公司技术突破与拓展产业应用的重要契机之一,公司已在RISC-V架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公司目前在RISC-V技术和产品的布局和进展情况如下:

(1)已成功开发系列化的RISC-V架构CPU IP内核

作为嵌入式CPU技术上市公司,CPU内核的设计始终是公司研发的根基与重点。面向物联网应用,公司已开发出极低功耗的CRV0 和CRV4架构CPU。在CRV4 CPU基础上,面向面积要求优化和功耗更低的应用场景,优化设计了CRV4L CPU。面向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的实时应用,特别是针对电机控制应用,公司扩展了DSP指令,设计实现了CRV4E CPU;对标国外的Cortex-M4 CPU双核锁步版本,完成了带功能安全的CRV4H CPU研发,性能超越M4 CPU,且带有全国产化的生态和开发环境。面向计算密集的高性能计算场景,开发出了CRV5 CPU,CRV5 CPU专为计算密集型场景的MCU和SoC而设计。面向高性能多核应用,成功推出了自主设计的 CRV7 多核处理器。CRV7对标国外的Cortex-A55,其性能超越A55,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安全性等特点,工作频率最高可达 1.5GHz,能够为各类复杂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近年来,为满足AI技术的发展需要,公司开展了基于RISC-V指令架构的神经网络扩展指令集架构研究,形成神经网络处理器专用指令集,能够支持神经网络算法的加速处理,推出了CRV4AI CPU和CRV7AI CPU。

(2)立足信创和信息安全市场优势,发展高性能RISC-V云安全芯片和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产品

高性能RISC-V云安全芯片:作为国内领先的云安全芯片厂商,公司最新已完成设计和正在流片验证的极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亦是基于自主 RISC-V 架构的 CRV7 多核处理器设计,将适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网络安全和运营商核心网应用。该芯片的主处理器CRV7AI,带有四个CRV7微内核,并融合了神经网络计算的AI协处理单元,可以适应更多高性能计算、高性能处理和人工智能推理等复杂应用场景;芯片带有高性能安全引擎(SEC),支持 AES/SHA/RSA/ECC 等国际商用密码,也支持SM2/SM3/SM4等国密算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对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具有较大的产品应用覆盖面。该芯片签名验签性能预计达到100万次/秒,加解密速度预计达到80Gbps,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智能穿戴、版权保护、ETC、燃气表安全和直播星等物联网应用场景里,公司开发的基于RISC-V CRV0 CPU内核的CCM3310S-L、CCM3310S-LP安全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出货。上述两款芯片基于公司自主RISC-V CPU内核研发,采用了40nm EFlash工艺设计,内置高安全防护机制,支持多种国际算法和国密算法,安全等级达到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第二级要求。另外,国芯科技使用CCM3310S-LP开发的Qi鉴权芯片已通过WPC(无线充电联盟)审查,全资子公司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为WPC的MCSP供应商,可为无线充电设备制造商提供包括芯片硬件、Qi固件、开发工具包(SDK)、Qi产品单元证书申请、证书预置等完整解决方案,以服务充电设备厂商实现Qi鉴权功能的快速集成和量产。

(3)基于“RISC-V CPU + AI NPU”双“核”协同,发展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MCU芯片产品

基于“RISC-V CPU + AI NPU”双核方案,公司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应用领域打造系列化新芯片产品。

汽车电子MCU芯片:公司结合了客户产品应用需求、AI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CPU技术设计积淀,已启动首颗基于RSI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CCFC3009PT是面向汽车智能驾驶、跨域融合和智能底盘等领域应用而设计开发的高端域控MCU芯片,芯片适应汽车电子域控器的高算力、高速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处理等应用场景。芯片采用高性能 RISC-V 多核架构,融合神经网络计算的AI协处理单元,在主频、功耗、面积和性价比等综合性能方面或将具备行业先进水平,有望实现对目前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大量应用的英飞凌TC397和瑞萨U2A16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工业控制MCU芯片:公司基于RISC-V CPU 架构已推出两款AI MCU芯片CCR4001S 与 CCR7002。CCR4001S是基于RISC-V指令架构CRV4H CPU核的端侧AI芯片,内置NPU,专注于端侧AI应用,主打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结合。CCR4001S通过使用“RISC-V CPU + AI NPU”的双核方式,能够应对工业电机控制和能耗优化、环境感知等复杂任务,为端侧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动力。CCR7002采用多芯片封装技术集成了高性能SoC芯片子系统与AI芯片子系统,拥有丰富的接口资源、能够同时处理复杂任务和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将计算和推理能力推向离数据源更近的位置,实现更快速、更安全的数据处理、异常检测和预测性维护,在工业控制、能量控制、楼宇控制、智慧交通等领域等应用场景中有较大机会。

未来,公司将继续基于“RISC-V CPU + AI NPU”双“核”方案,不断发展RISC-V CPU和AI NPU技术,立足于公司已有较好市场基础的信创和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两大领域,积极开发新的芯片产品,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说明:对于已发布的重复问题和内容,本表不再重复记录,更多关于公司的情况敬请查阅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的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公司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市公司发布”栏目刊载的各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嘉实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浦银安盛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长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富国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东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新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中航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富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富安达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泰证券资管(资产管理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创证券(证券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资管(投资公司)、国源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江养老保险(寿险公司)、中信资管(资产管理公司)、银河证券(证券公司)、西藏信托(信托公司)、博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盘京投资(投资公司)、深圳市河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上海玖鹏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资产管理公司)、中天国富证券(自营)(证券公司)、北京遵道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公司)、中邮保险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陆家嘴国际信托(信托公司)、智合远见私募基金、申万宏源证券(证券公司)、中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金元证券(证券公司)、国金证券(证券公司)、中信期货(期货经纪公司)、光大证券(证券公司)、上海景熙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公司)、中泰证券(证券公司)、深圳市金之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财通证券(证券公司)、长城证券(证券公司)、东海证券(证券公司)、银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世纪证券(证券公司)、深圳市景泰利丰投资(投资公司)、建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公司)、益民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泰证券(证券公司)、中原证券(证券公司)、黑石(福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司)、禾永投资管理(北京)(投资公司)、太平洋保险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欧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杭州巨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五矿证券(证券公司)、上海仁灏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投资公司)、华兴证券(证券公司)、上海聆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深圳瑞信致远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深圳市前海恒邦兆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国新证券(证券公司)、杭州高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诺安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海磐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公司)、创金合信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泓铭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其它)、爱建证券(证券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上海隆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国信证券(证券公司)、金鹫资本、上海磐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域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广东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公司)、深圳正圆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平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盘谷银行(外资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证券公司)、海富通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公司)、北京沣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公司)、华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磐安投资(投资公司)、宏利基金(基金管理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9批机构对国芯科技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23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