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讯,4月9日晨光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8日接受国泰海通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 周静,董办主任 门宁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晨光生物表示,在投资者提问与回答环节,针对公司产品价格、业务策略、产能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公司给出了详细回应。首先,关于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的价格,公司表示目前均处于历史低位,但继续下行的风险较小。对于未来价格趋势,将关注上游原材料的种植情况。其次,棉籽业务方面,公司加强了敞口管理,严格执行采销对锁的经营方式,以保障业务稳定。关于甜菊糖产能,公司表示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合理规划、扩大产能。此外,公司季度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无特别明显的规律性。对于2024年年报中库存较大的问题,公司解释主要是由于原材料采购规模扩大所致。关于禽流感对叶黄素需求的影响,公司认为需求端相对稳定,上游种植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棉籽业务的战略考量,公司强调其技术及成本优势,以及保障国内蛋白供给安全的战略意义。最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标准对公司叶黄素业务线有正向影响,预计将拉动食品级叶黄素需求增长。
截至发稿,晨光生物总市值为55.99亿元,市盈率TTM为66.07,每股净资产为6.44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2024年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一)财务数据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植提类业务收入31.29亿元,同比增长8.25%,主要因为叶黄素、辣椒精、甜菊糖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棉籽类业务收入34.75亿元,同比下降2.07%,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公司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04.96万元,同比下降80.39%。业绩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棉籽类业务受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加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形成资产减值损失,出现较大经营亏损;植提业务受上游种植周期影响,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
四季度是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季。2024年第四季度,因新一季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在新一季产品上市前加大了上一季产品的价格折扣力度,对利润造成一次性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4.37万元,同比下降61.36%。
随着新一季原材料逐渐采购加工,公司依据新一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重新确定产品售价,经营恢复正常状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植提类业务持续发力,多个产品销量增长,是公司业绩的“基石”;棉籽类相关产品随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逐渐回暖,棉籽类业务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上升。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升133.21%至210.95%。
(二)主要产品经营情况
1、辣椒红
公司主导产品辣椒红稳扎稳打,主动调整销售策略应对原材料行情变化,年内销量逐季回升,全年实现销量9000吨以上;公司持续开展应用型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工作,定制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2、辣椒精
辣椒精售价随原材料成本下调,年内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5%;公司充分发挥国内原材料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户,全年销量同比增长56%,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7%。
3、叶黄素
叶黄素产品适时调整销售策略,销量恢复性增长,全年销售叶黄素超4.80亿克。
4、甜菊糖
甜菊糖销量大幅度提升,差异化产品开发效益初显,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年实现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54%,创历史新高。
5、营养药用类产品
营养药用类产品发展势头良好。水飞蓟素销量连续五年实现增长,新产能投产后竞争优势继续提升;番茄红素销量稳中有增,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突破4,000万元;迷迭香提取物产品发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销量实现翻番;姜黄素结晶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全年销量也有所增长。
6、香辛料提取物
香辛料产品销售收入稳中有升,核心产品花椒油树脂销量增长16%,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进一步巩固;胡椒提取物市场开拓成果显著,销量、收入大幅增长。
7、医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内引外联开发客户,业务稳步增长,实现收入约1.6亿元;年内启动新车间建设工作,为业务长远发展突破产能瓶颈。中药业务市场开拓顺利,全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
8、原材料基地建设
2024年,公司原料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新疆、云南、印度原料种植面积保持稳定;缅甸万寿菊试种成功;赞比亚农场管理效率持续提升,辣椒再获丰收,为国外原料战略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三)股东回报
为维护股东权益,公司累计回购注销股份4.92亿元(2024年内回购3.97亿元),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树立了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
在已经大额回购注销的基础上,公司拟以总股本483,100,09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用实际行动回报股东。
二、投资者提问与回答:
1、目前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周期里面的什么位置,对2025-2026年价格趋势有何判断?
辣椒红的原材料是新疆色素辣椒,2024年新疆色素辣椒种植面积较2023年扩大,且生长顺利、单产提升,原材料中色价含量同比也有所提高,单位色价采购成本处于近几年的低位,产品销售价格同样位于低位。
辣椒精的主要原材料是云南魔鬼椒,近年来随着云南魔鬼椒种植逐渐规模化和专业化,原材料价格显著下降,较印度原材料具备明显成本优势。得益于国内优质原材料成本下降,公司辣椒精产品售价也回落至前期低位。
饲料级叶黄素售价高于上轮低点,但原材料成本随着种植成本增加上涨,目前行业整体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非常小。
综合来看,公司三大主力产品的价格均处于较低位置,继续下行的风险较小。未来产品价格变化趋势还需要关注上游原材料的种植情况。
2、棉籽业务采取锁价策略,目前订单签订情况如何,未来经营策略有何调整?
棉籽业务原材料采购主要集中在每年四季度及次年一季度,二三季度因上游留存资源较少,一般情况下采购规模会小于前两个季度。公司子公司新疆晨光当前原材料采购进度符合年度经营计划。
2024年出现经营亏损后,新榨季新疆晨光加强了敞口管理,2024年末新疆晨光账面合同负债2.53亿元,较2023年末提高了49.10%,订单对存货实现了较好覆盖。未来公司将严格执行采销对锁的经营方式,保障棉籽类业务经营稳定。
3、公司变更募投项目,放缓甜菊糖加工产线投资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后续对甜菊糖产能有怎样的规划?
公司在总部所在地曲周县建有一条甜菊糖生产线,随着持续技改,年产能已经达到2000吨。近年来公司在曲周县周边发展甜叶菊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同时丰富了甜菊糖业务的原材料来源。基于各区域综合优势的比较及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目前仍以曲周县生产线为主要甜菊糖生产线,因此暂缓了天然植物综合提取一体化项目(一期)中甜菊叶加工生产线的投资。
公司创新了甜菊糖生产工艺,甜菊糖提取得率高,且可以同部提取CQA等副产品,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销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甜菊糖是公司重点发展的大单品,未来将根据甜菊糖业务发展情况,合理规划、扩大产能。
4、公司季度之间的利润波动有无历史规律,每年四个季度利润大概会有怎样的变化?
受上游种植行业季节性影响,公司业务存在“季采年销”的规律。四季度是采购、生产的旺季,所加工产品逐渐销售,三季度随着存货下降年度销售进入尾声,检修设备准备启动下一年度产品的生产工作。因此上市后多数年份下半年的利润低于上半年的利润。
但季度利润会受行情边际变化、公司发货节奏、客户要货节奏等因素影响,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性。
5、2024年年报的库存比较大,主要是什么库存,成本是相对的高价还是相对低价?
由于2024年新疆色素辣椒、云南魔鬼椒价格显著降低,公司把握市场机遇,扩大了原材料采购规模,存货账面价值相应提升。
6、禽流感对叶黄素需求整体来说是利空还是利多,公司有无相关研判?
叶黄素供给主要受上游万寿菊种植、产量影响,需求端相对稳定,从历史规律看,上游种植情况是叶黄素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7、棉籽业务毛利率低、占用资金多,公司对这块业务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棉籽中含有棉酚,对动物存在一定毒性,公司将植物提取技术用于棉籽脱酚蛋白生产,相较同行具有技术及成本优势。虽然棉籽加工毛利率、净利率较低,但行业规模大,历史ROE较植提业务没有明显劣势。
中国每年进口超9000万吨大豆,养殖行业高度依赖海外蛋白。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对养殖行业供应链安全造成威胁。公司从事棉籽加工业务,能够在更大的市场发挥公司植提技术优势,同时能够保障国内蛋白供给安全,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
棉籽加工业务因偏大宗属性,与公司主业植提业务存在一定差异,为促进不同板块更好发展,公司推动棉籽业务独立运营,子公司新疆晨光2023年挂牌新三板,未来棉籽板块独立发展的定位不会改变。
8、国家卫健委发布涉及叶黄素酯产品的四类食品新原料新配方征求意见稿,对公司叶黄素业务线有什么正向影响?
依据新标准,叶黄素酯每日推荐食用量从前版12mg提高到36mg,并增加了完整的质量指标和具体的检测方法。新标准执行后,下游企业可以推出含有更多叶黄素酯的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未来随着高含量产品陆续推出,预计将拉动食品级叶黄素需求增长。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国泰海通(证券公司)、华泰证券(证券公司)、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华鑫证券(证券公司)、中邮证券(证券公司)、信达证券(证券公司)、中泰证券(证券公司)、财通证券(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证券公司)、方正证券(证券公司)、华福证券(证券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东北证券(证券公司)、西南证券(证券公司)、南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华夏久盈(其它)、天弘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富国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工银安盛(寿险公司)、泓德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摩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复星保德信(其它)、天风证券(证券公司)、国寿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亚太财产保险(财险公司)、达晨财智、通和私募、红杉资本(产业基金)、途灵资产(资产管理公司)、璟恒投资、中信期货(期货经纪公司)、Harmolands Capital Limited(其它)、Xingtai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其它)、瑞银(外资银行)、长城证券(证券公司)、申万宏源(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证券公司)、东方证券(证券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1批机构对晨光生物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