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嘉应制药突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披违规背后,高管动荡与业绩困境交织

2025-05-29 16:43:07
来源
财迅通

5月28日,嘉应制药(002198.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

作为一家有着“客药第一股”之称的老牌医药上市公司,嘉应制药近年来已深陷高管频繁更迭、业绩大幅波动的泥潭。

信披违规遭立案

5月28日盘后,嘉应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062025010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二级市场方面,5月29日开盘,嘉应制药一字跌停,截至午间休盘,股价报6.22元/股,跌幅达7.16%。值得注意的是,嘉应制药在公告中并未披露被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仅表示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财迅通观察,立案调查的深层原因或许可以从嘉应制药近期披露的《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窥见端倪。报告显示,嘉应制药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和非关联方财务资助的情况,涉及金额高达2.35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资金中有1.7亿元流向了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嘉应制药现任董事长李能。

人事“地震” 嘉应制药高管层频繁更迭

嘉应制药此次被立案调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公司治理混乱、高管频繁变动的必然结果。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这家老牌药企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经历了堪称“地震级”的人事动荡,核心管理层几乎被全部更换。

2024年7月,连锁药店企业养天和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嘉应制药股东陈少彬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7%的持股比例成为嘉应制药第二大股东。一个月后,养天和董事长李能被选举为嘉应制药董事长,养天和推荐的多名人员进驻董事会。这种通过股权变更引发的管理层“大换血”,通常意味着公司战略方向将发生重大调整。

而高管离职潮始于2025年3月,当时嘉应制药公告称,肖巧霞向公司董事会辞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与黎林一同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虽然公告称辞职后二人仍将在公司任职,支持业务发展,但这一人事变动已经释放出不稳定信号。更值得关注的是,肖巧霞和黎林的原定任期届满日为2027年8月22日,也就是说此次离职提前了两年。此外,肖巧霞通过养天和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离职背后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股权或管理权之争。

4月10日,嘉应制药再次发布人事变动公告,证券事务代表陈裕强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且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5月19日,嘉应制药披露财务总监史俊平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财务总监职务。公告特别指出,史俊平任职时间尚不足一年。

事实上,嘉应制药人事动荡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至更早时期。2016年底,深圳市老虎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10.5亿元受让11.27%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此后几年,嘉应制药的业绩陷入较大波动,2017年亏损2.15亿元,2018年盈利3588万元,2019年又再次转亏1.22亿元。这种业绩“过山车”往往与管理层不稳定密切相关。2021年,通过表决权委托和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广东新南方医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嘉应制药控股股东,但业绩依然未见起色。

业绩“过山车” 从双降到大幅增长

嘉应制药的财务表现也引人关注。这家以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经历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大幅下滑后,2025年一季度却突然实现业绩“暴增”,公司业绩出现剧烈波动。

根据公司发布的年报,嘉应制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2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万元,同比下降39.94%;扣非净利润为1455.23万元,同比减少52.82%。

从收入结构看,公司99.80%的营收来自于医药行业,而医药行业2024年营收整体处于下降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占营收比10%以上的两项主导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及双料喉风散/含片均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下降41.05%及19.62%,这表明公司的核心产品竞争力正在减弱,市场占有率持续流失。

到2025年一季度,其业绩“暴增”又成为最大亮点。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0.3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97.23%。公司解释称业绩增长得益于渠道拓展,开展百强连锁合作,销售取得重大突破,从目前反馈来看,合作方反响较好,具有持续性。其次,成本管理上通过设备刚更新和流程优化,提高了人均劳动生产率,也降低了一部分成本。

虽然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嘉应制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骤降193.73%至-1183.38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亦为负数。

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嘉应制药营收分别为4.50亿元、4.68亿元、5.37亿元、5.01亿元、5.45亿元、5.75亿元,除2019年外,每年略有增长。但同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波动极大,2017年亏损2.15亿元,同比下滑489.26%;2018年盈利3588万元,同比增长116.71%;2019年又再次转亏1.22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