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不断提速,这一趋势正深刻重塑行业格局。作为我国汽车燃油箱领域领军企业,亚普股份(603013.SH)近五年业绩表现难破增长瓶颈。
2020-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在80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维持在5亿元上下。其中,营业收入与2019年91.38亿元的峰值相比,出现明显回落。尽管公司在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润微增,但增长动力仍不足。
瞄准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战略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以燃油箱为主营产品的亚普股份现面临需求端的长期压制。尽管亚普股份在高压燃油系统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2024年斩获81个新项目定点,其中20个为新业务项目,但燃油系统业务市场空间因汽车电动化加速而持续收缩。
资料显示,亚普股份作为一家在汽车储能系统产品和热管理系统产品领域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供应商,自2018年5月于上交所成功上市以来,始终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全流程,公司产品主要涵盖汽车燃油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壳体以及燃料电池储氢系统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大众、奥迪、通用、奔驰、日产、丰田等国际汽车厂和比亚迪、一汽、长城、长安、上汽、奇瑞、吉利等国内汽车厂以及蔚来、零跑、赛力斯、合众等创新汽车新势力
近年来,亚普股份转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5月27日晚间,亚普股份公告宣布拟以5.78亿元收购赢双科技54.5%股权。
据介绍,赢双电机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达3886.6396万元,公司是专业研发和生产旋转变压器及特种电机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核心传感器,旋转变压器承担着位置、速度传感的关键功能,是实现高性能电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长期以来,该领域被日本多摩川、美国Kollmorgen等国际巨头垄断。上海飞驰作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33.10%的股份,上海飞驰的控股股东是自然人蔡懿,蔡懿同时担任赢双电机的董事长,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据财迅通观察,赢双电机此前有在科创板上市的计划。2023年9月,因赢双电机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过期需补充提交,上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后公司更新提交财务资料;2024年3月31日财务资料再度过期,同年6月,上交所披露因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申请,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在此期间,公司的市场议价能力以及科创属性的“含金量”等方面,曾受到外界的质疑。
此次收购契合亚普股份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业务布局,是亚普股份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落子。
此外,赢双电机此次并入亚普股份时获得了较高的估值溢价,交易中赢双科技估值约12.05亿元,其净资产账面价值5.03亿元,增值率为139.62%,较账面净资产增值近1.4倍,但公告中未提及卖方需作出业绩承诺。
2024年,赢双电机实现扣非净利润7116.07万元,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375.01万元。赢双科技总资产账面价值57,838.73万元,负债账面价值7,538.12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50,300.61万元,评估价值为120,530.55万元,评估增值70,229.94万元,增值率为139.62%。
依据中致成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赢双电机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为120,530.55万元。
协同效同:从“燃料系统”到“电驱动核心部件”
亚普股份入主赢双科技,背后战略意图直指产业链协同与新增长极开拓。
从技术协同看,亚普股份可借助赢双电机的研发能力,切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高地,逐步构建涵盖燃油系统、电驱动传感器等多领域的产品矩阵。双方以工艺技术上的融合,有望推动制造流程的能化升级,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如亚普股份在金属加工领域的经验与赢双电机的精密注塑工艺结合,可能催生更高效的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此外,赢双科技在冲压、注塑等核心加工工艺领域具备专业技术专长。若此次收购落地后,赢双科技与亚普股份将在设备研发、工艺技术等关键领域强化协作、凝聚合力,提升双方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从市场拓展来看,亚普股份的国际化布局将成为赢双科技打开海外市场的跳板。目前,赢双电机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内新能源车企,而亚普股份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生产基地和客户资源,可助力标的公司快速进入国际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体系。以大众集团为例,亚普股份作为其长期合作伙伴,若能将赢双科技的旋转变压器产品导入大众MEB平台,极有可能创造新收入增长动能。
这种“技术+市场”的双向赋能,被视为亚普股份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抓手。
若收购顺利完成,亚普股份的业务版图将实现从传统燃油系统向新能源电驱动核心部件的重要拓展。
转型征程:多重考验与市场展望
事实上,亚普股份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重考验。首先是整合风险,两家企业在技术路线、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上存在差异,尤其是赢双科技作为曾冲刺科创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灵活的研发机制与亚普股份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系如何融合,将考验收购方的整合能力。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本运作中,受技术融合不畅、管理体系冲突等因素影响,诸多企业因整合失败折戟,未实现收购预期效益。如继峰股份(603997.SH)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营乘用车座椅头枕、扶手等。格拉默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产品包括乘用车座椅头枕、扶手、中控系统、内饰部件、商用车座椅等。继峰股份为拓展业务领域,于2019年收购格拉默。收购后,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整合效果不佳。2020-2023年,格拉默旗下TMD业绩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2020-2023年TMD净利润分别为9783万元、-3亿元、-12亿元、-2.6亿元。因此,面对行业整合失败率高企的现实,亚普股份若想实现收购效益最大化,必须在保障团队稳定、强化研发协同等关键领域加大资源投入与管理力度,以此规避整合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市场竞争风险。旋转变压器领域的国产替代虽在加速,但竞争对手同样在加码布局。江苏雷利、鸣志电器等企业也在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未来可能引发价格战,压缩赢双科技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迭代迅速,若颠覆性技术(如无传感器驱动方案)出现,可能使旋转变压器市场需求改变,这对标的公司的技术迭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财务层面,亚普股份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33.63%,财务状况稳健,但5.78亿元的自有资金支出仍会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
若收购后整合效果不及预期,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影响公司业绩。
基于收购事项仍在推进过程,中邮证券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将分别达到86.73亿元、96.47亿元和102.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亿元、6.09亿元和6.7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05元/股、1.19元/股和1.31元/股。以当前股价计算,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8.1倍、16.0倍和1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