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冠城新材实控人被证监会立案,独董收监管警示函,业绩亏损“忙”转型

2024-12-12 15:18:32
来源
财迅通

12月11日晚间,冠城新材(600067.SH)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薛黎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因涉嫌内幕信息公开前建议他人买卖股票、短线交易。

“冠城新材”上个月刚完成证券简称变更,原为“冠城大通”,因公司由房地产向电磁线领域转型。为实现转型战略,冠城新材正在收购电磁业务相关资产,同时剥离地产业务也在推进中。

实控人被立案 独董收警示函

根据冠城新材公告,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薛黎曦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信息公开前建议他人买卖股票、短线交易“冠城大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冠城新材强调,本次事项系对薛黎曦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该事项不会对公司董事会运作及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财迅通还注意到,冠城新材于11月22日公告,公司独立董事胡超收到福建证监局警示函。根据警示函,胡超作为公司独董,其证券账户于2024年7月2日至10月28日期间存在买卖冠城大通股票情形,合计买入公司股票27,900股、卖出12,700股,上述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因此福建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近几个月,冠城新材因公司独董违规交易公司股票的行为,已两次发布致歉公告。

根据当时公告,2024年7月,胡超的交易行为构成违规减持,其向公司上缴了违规交易所获收益。冠城新材城,胡超的股票账户由其朋友代管,胡超对其朋友操作其股票账户的行为并不知情,该证券账户上述买卖股票行为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谋求利益的情形。

2024年10月底,正值三季报披露季,冠城新材公告,胡超证券账户买入公司股票1,900股,违反了窗口期不得买入公司股票以及短线交易的相关规定,经核实,其证券账户委托他人管理,在批量买入其他股票时,操作失误一并买入公司股票,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谋求利益的情形。

拟收购并扩大电磁线业务 拟剥离房地产业务

资料显示,冠城新材前身福州电线厂成立于1956年,后改制为福州大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2002年,公司更名为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务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该公司逐步推进“去地产化”战略,将业务重心转向电磁线生产销售、新能源等。2024年10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冠城大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调整了公司经营范围。2024年11月16日,该公司公告,证券简称由“冠城大通”变更为“冠城新材”。

财迅通注意到,冠城新材有地产业务剥离、资产收购等重大事项正在推进中。

根据相关公告,今年7月,冠城新材宣布,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指定的关联公司)。本次交易拟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不涉及发行股份,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冠城新材在11月披露了上述事项的进展,称交易所涉及的尽职调查、财务审计、预评估等工作正在根据交易进程持续推进中。

此外,今年7月冠城新材还公告,公司于7月22日与先登高科电气现有股东签署《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收购先登高科电气55%股份。先登高科目前拥有电磁线产能约8.5万吨,如达成本次交易,预计公司电磁线业务总产能将达到17.5万吨。

冠城新材在10月底的一次投资者互动中表示,目前公司收购先登高科事项已完成初步尽调工作。

冠城新材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这也是市场认为其推进公司转型的重要原因。根据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7亿元,同比增长8.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27.8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9亿元。2023年,冠城大通的营业收入为97.21亿元,同比下降12.74%,归母净利润则为亏损4.45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