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讯,2月26日联合光电发布公告,公司于2月25日接受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郭耀明,董事会办公室 黄奕瑞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联合光电表示,在物联网视觉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市场主导地位,特别是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镜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该业务当前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3年营收占比约60%以上,但未来随着其他业务扩张,其营收占比将逐步下降。物联网视觉领域核心产品为高清、高倍率变焦镜头,广泛应用于高端监控等。在消费领域,公司产品包括手机镜头等,主要供货给手机模组商。
2024年,公司开拓了AR/AI眼镜业务,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预计出货规模将持续提升。光波导样品已开发完成,量产时间取决于客户需求。公司资本支出主要集中在光学精密部件等制造加工及相关研发建设。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产品覆盖车载镜头等,已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及部分国际品牌。HUD提供核心光学部件,毫米波雷达提供成品,主要供货给多家汽车厂商,预计2025年毫米波雷达业务将显著增长。此外,公司具备医疗机器人产品完整研发和制造能力,但该业务营收占比不大,主营仍为光学镜头相关业务。
截至发稿,联合光电总市值为62.12亿元,市盈率TTM为122.10,每股净资产为6.08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如下:
问题1、物联网视觉业务在公司的占比如何?以及公司未来物联网视觉业务的趋势是怎样的?
答:在物联网视觉视频监控领域,公司在大倍率光学变焦、高清等高端镜头产品方面已形成市场主导地位,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物联网视觉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全球领先,毛利率水平一直维持稳健水平。物联网视觉业务是公司当前的核心收入来源,在2023年营业收入的占比约为60%以上。随着公司消费电子、智慧显示及智能驾驶业务的稳健扩张,未来公司物联网视觉业务的出货量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其营业收入占比将逐步趋于下降。
问题2、请问公司的物联网视觉领域主要有哪些产品?
答:物联网视觉领域以高清、高倍率变焦镜头为核心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视觉监控、高清晰摄录一体机等。公司已与全球众多头部品牌建立深度合作,为其提供光学系统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
问题3、公司消费领域包括哪些产品?请介绍一下手机镜头。
答:公司在消费电子的应用包括视讯相关、手机、智能家居、无人机镜头及医疗设备等。其中手机镜头主要供货给手机模组商。
问题4、请介绍公司AR/AI眼镜业务开展情况。
答:公司于2024年开拓了AR/AI眼镜业务,已与逸文科技达成深度合作,随着产品逐步成熟、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公司AR/AI眼镜产品的出货规模将持续提升。公司积极开拓AR/AI眼镜相关产品的市场,与国内知名企业乐相(大朋)、小派、亮亮视野、纳德等达成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问题5、光波导的进展如何?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产品?
答:公司在AR/AI眼镜的光学设计、光机集成等关键技术环节具有成熟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光波导样品开发,具备完整光学设计方案。但光波导的设备投资规模较大,量产时间取决于客户需求,公司将结合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适时推进量产计划。
问题6、近几年前期设备的投入情况怎样?
答:目前公司资本支出主要集中在光学精密部件的制造加工、汽车智能驾驶、AR/AI眼镜的相关设备投入,以及相关研发中心与厂房的建设投入。
问题7、公司在汽车领域有哪些客户?
答: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主要产品有车载镜头、毫米波雷达产品及相关应用产品、AR-HUD相关产品、车内投影产品等,其中车载镜头已通过一级供应商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及部分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厂商,其他产品相继获得了比亚迪、一汽红旗、蔚来汽车、江淮、东风柳汽等多家汽车厂商定点,覆盖40多款车型。2024年下半年,公司子公司联合汽车中标了比亚迪多个ADAS相关高清摄像头项目,目前项目尚在有序推进中。
问题8、公司在HUD和毫米波雷达方面主要提供什么?
答:HUD主要提供镜片反射镜等核心光学部件,毫米波雷达提供成品。
问题9、未来公司毫米波雷达产品的增长情况?
答:公司的毫米波雷达产品技术成熟,主要供货给蔚来、柳汽、江淮等汽车厂商,2024年公司也获得了一汽红旗的定点项目,预计2025年毫米波雷达业务未来将实现显著增长,实际情况请以公司定期公告信息为准。
问题10、用于医疗机器人是公司自己生产的吗?
答:是的。公司具备医疗机器人产品完整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从设计到生产均由公司自主完成。但该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不大,公司主营为光学镜头相关业务。
交流过程中,公司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照深交所要求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所)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3批机构对联合光电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