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能建

大阪世博会明日启幕,中国能建智慧城市展项亮相

财迅通4月12日消息,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盛大启幕,吸引158个国家、地区及7个国际机构参展。中国能建将携“八网”融合的未来城市解决方案,精彩呈现中国馆“智慧城市”展项。该展项以“智慧未来城”为理念,通过数字沙盘、3D影片等互动技术,打造沉浸式“现代版桃花源”,展现中国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展品栩栩如生,展项动感十足,旨在与全球共享未来桃源愿景。倒计时1天,明日盛况即将开启,敬请期待中国能建在世博会的精彩表现

中国能建:四川二郎山覆冰观测站揭牌,助力电力气象研究

财迅通4月10日消息,4月10日,四川省首个省级覆冰野外观测研究平台——二郎山高原过渡带电力设施覆冰与安全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泸定县正式揭牌。这一平台由国网经研院、中国能建西南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建设,标志着我国电力气象研究步入新阶段。

该平台位于甘孜州泸定县海拔3000米的二郎山脉,始建于2001年,是我国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高海拔覆冰观测站。站内配备了地面气象观测场、不同高度的雨凇塔、覆冰自动观测仪等多种设备,并周边延伸建设8个观冰点,形成了“一站多点”的立体多维覆冰观测体系。由于其年平均覆冰过程超30次,最大覆冰厚度达90毫米,且覆冰类型齐全,被誉为“天然覆冰实验室”。

二郎山野外观测站不仅为捕捉西南高海拔地区覆冰现象、揭示成冰规律提供了宝贵数据,还正聚焦川藏高原过渡带的典型气候特征等难题,联合国内电力和气象领域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目标是加速建设覆盖“基础观测-试验研究-仿真模拟-设计应用”全链条的国家级电力气象创新平台,填补相关国际标准空白。

同时,该观测站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设施开放,为区域内的公路、铁路及新能源设施等重大工程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工程抗灾设防等级,完善偏远山区气象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为农牧林业生产等民生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中国能建:英吉沙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

财迅通4月10日消息,4月10日,中国能建西北院投资的首个“防沙治沙”模式新能源大项目——英吉沙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坐落于喀什英吉沙县,占地1.4万亩,总投资达12.7亿元,采用投建营一体化建设。项目涵盖50万千瓦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升压汇集站等设施,并配套生态治理与防洪措施。投产后,预计年供绿色电量7.6亿度,节省标准煤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9万吨,对当地经济、能源结构调整及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此外,该项目将推动荒漠化治理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建设,促进光伏与防沙治沙融合,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零碳园区成热点,中国能建广东院助力碳中和

财迅通4月11日消息,2024年,中央经济会议对“零碳园区”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并在次年的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零碳园区”。这一概念迅速成为热议话题,但公众对于零碳园区的具体内涵、实现方式以及技术成熟度仍存在诸多疑问。

所谓“零碳”,并非指园区不产生任何碳排放,而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碳排放的“净零排放”,即在特定时间段内,人为清除或抵消排入大气的温室气体量。零碳园区则是将“碳中和”理念全面融入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运用能源清洁化供应、产业低碳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等先进技术,力求园区内部碳排放总量与吸收量达到自我平衡,从而构建生产、生态、生活和谐共生的新型产业园区。

中国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产值的主要贡献者,同时也承担了相当大比例的碳排放。因此,全面推进零碳园区建设,不仅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产业能源消费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优化园区企业生产能效、培育新生产力的有效举措。此外,零碳园区的建设还有助于国内外绿电绿证与碳市场机制的深度衔接,完善园区及企业的能碳计量、核查、认证体系,进而提升企业在国际绿色贸易中的竞争力。

中国能建:中尼绿色能源研究中心成立,助力能源合作

财迅通4月11日消息,4月10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远赴阿布贾,出席了中国-尼日利亚绿色能源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并亲眼见证了公司与尼日利亚能源委员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尼绿色能源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该中心由中国能建与尼日利亚能源委员会携手共建,旨在加速能源技术创新在尼日利亚的应用,推动其国家、州、地方三级政府的能源规划有效实施,并助力“尼日利亚能源加速计划”,加快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尼日利亚科技部部长、州长论坛代理秘书长及能源委员会总经理等多位政府高层也出席了此次仪式。宋海良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能建始终致力于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尼日利亚视为重点发展市场。多年来,公司不断将中国的设计、技术、建造标准引入尼日利亚,成功打造了一系列高标准、可持续、惠及民生的项目,为尼日利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宋海良还表示,中国能建将坚决落实中尼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坚持“尼方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的原则,积极践行创新、绿色、数智、融合的发展理念,深化在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新产业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能建:公司分红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实施

财迅通4月10日讯,中国能建(601868.SH)在互动平台针对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问:美国本轮增加关税对你单位的业务有什么影响吗?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中国能建在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分支机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十分有限。

问:公司每年什么时间分红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分红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实施,敬请关注后续公告。

超超临界发电行业涨幅1.19%,技术提升助力高效清洁发电

10日收盘,超超临界发电概念板块指数报1128.48点,涨幅1.19%,成交108.5亿元,换手1.39%。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中国能建报2.29元,跌-0.43%。浙能电力报5.58元,跌-0.53%。华能国际报7.00元,跌-1.13%。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力源科技报6.39元,涨3.90%;科远智慧报23.02元,涨3.74%;川润股份报8.05元,涨3.21%。

东数西算板块涨2.65%,依米康等领涨

10日收盘,东数西算概念板块指数报1469.58点,涨幅2.65%,成交412.4亿元,换手3.49%。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ST中装报3.10元,跌-0.32%。中国能建报2.29元,跌-0.43%。*ST鹏博报1.08元,跌-4.42%。涨幅最大的前3个股为:依米康报13.17元,涨6.64%;曙光数创报55.43元,涨6.60%;浙数文化报12.72元,涨6.44%。

中国能建:南水北调叶县段巡检智能化,无人机上阵

财迅通4月9日消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叶县段,曾经依靠12人的巡检团队徒步穿越30公里复杂渠段,通过肉眼观察并手写记录进行日常巡检。然而,这一传统方式已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而成为历史。如今,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在这里试点运行,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巡检工作迈入了智能化时代。

这项创新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子公司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完成。他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结合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对叶县段长约30公里的河渠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智慧巡查。这一“空地协同”的全自动巡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巡检效率。

叶县段渠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包括高填方、深挖方等多种类型,且动态变化显著。以往,巡检人员需每天徒步巡检,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以全面覆盖。黄俊达总工程师回忆道:“过去巡检员需要上下爬坡,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且容易遗漏问题,信息传输也存在延迟。”

而现在,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如同一位智能管家,不仅高效规划飞行路径,还通过高清摄像头、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精细化的航拍,并实时回传数据。这种“无人机在天上飞,数据在空中跑,问题清单在纸上现”的模式,让巡检工作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中国能建中标济源重卡充电站,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财迅通4月9日消息,记者近日获悉,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成功中标济源玉琮车网互动重卡充电站EPC工程。该项目坐落于河南省济源市,计划安装150台V2G双向充(放)电桩及20台液冷超级快充充电桩,并配套建设变电站、储能系统等设施。通过采用“双储能技术耦合+车网互动”的创新模式,该项目将打造国内首个重卡充换储一体化智慧能源枢纽,助力重卡电动化与电网升级的深度融合。预计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大量碳排放,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全新的用能体验。此外,该项目还将向全国推广“车网互动+多时长储能”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对推动“能源+交通”融合发展、加速交通强国建设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