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合富中国2024年净利润腰斩背后:行业寒冬与战略转型阵痛

2025-03-14 16:29:57
来源
财迅通

3月12日,合富中国(603122.SH)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9.39亿元,同比下降14.05%;归母净利润2756.63万元,同比骤降41.58%,扣非净利润更下滑44.35%。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业绩下滑,较2022年上市首年的8271.97万元净利润,累计降幅超66%。

合富中国的营收下滑主要源于核心业务体外诊断试剂及耗材的销售遇冷。年报显示,受国内医疗控费政策深化影响,医院客户采购预算收紧,叠加部分传统试剂产品价格承压,公司全年试剂及耗材收入同比减少14.5%。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原值虽从7.95亿元微降至7.84亿元,但坏账准备却从5583万元降至4558万元,显示公司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判断有所放松,或为维持销售规模而放宽账期。

现金流数据则是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1076.77%至1.33亿元,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回款改善及存货周转效率提升。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889万元,显示公司仍在持续投入以优化供应链体系。然而,尽管现金流有所改善,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已从2022年的7.56%降至2.38%,资本使用效率显著下降。

面对业绩下滑,公司仍推出每10股派0.5元的分红方案,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高达72.2%。这一决策虽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但也引发市场对公司资金链安全的担忧。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2.61亿元,短期借款4627万元,偿债指标虽处健康区间,但在营收持续下滑背景下,高比例分红可能削弱公司应对行业寒冬的财务弹性。

从股东结构看,控股股东合富香港持股55%保持稳定,但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5%,这表明了市场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不足。

合富中国的困境折射出了体外诊断流通行业的共性难题。随着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进体外诊断试剂集采,2024年已有多个省份将相关品种纳入带量采购范围。在此背景下,流通环节的议价能力被进一步压缩,中小服务商面临淘汰风险。与此同时,国产试剂厂商加速崛起,凭借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传统外资品牌渠道商的生存空间持续收窄。

年报显示,合富中国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通过费用管控降低运营成本,2024年销售费用率从18.7%降至17.2%;推进医院赋能项目增强客户黏性,如供应链管理、成本核算优化等增值服务;同时加大新兴市场拓展,2024年中西部地区收入占比提升至38%。但这些举措尚未扭转业绩颓势,新客户开发速度不及预期,导致收入结构未能有效改善。

面对行业剧变,合富中国正尝试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公司年报披露,2024年投入2189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并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SPD(供应室管理)项目,但这些转型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从行业趋势看,体外诊断流通领域的整合已进入加速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如国药器械、华润医药等央企加速布局区域市场,而区域性龙头则通过精细化服务寻求差异化竞争。合富中国作为台资背景企业,在本土化服务和供应链效率上有一定优势,但如何在资本实力和政策敏感度上与央企竞争,仍是其面临的核心挑战。

展望2025年,合富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一方面,医保控费政策持续加码,集采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至更多试剂品类;另一方面,国产替代趋势下,外资品牌渠道商的角色或将被进一步弱化。但危中亦有机,随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医院对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为综合服务商提供了转型空间。

公司当前的关键在于加速战略落地,一是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将服务从单纯的产品配送向全流程管理延伸;二是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毛利的设备及耗材业务占比;三是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单位服务成本。同时,需密切关注现金流状况,在分红与再投资之间寻求平衡,为转型储备必要的财务资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