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迅通4月7日消息,4月2日,湖南株洲迎来了2025年中车新能源全寿命周期技术质量管理座谈会。此次会议汇聚了近200名行业精英,包括行业协会领导、电力央企代表、产业链合作伙伴以及中车内部的技术专家,共同围绕“创新驱动,质胜未来”的主题,探讨新能源装备技术质量的提升与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会上,中国中车副总裁刘可安发表欢迎辞,他强调中车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已构建起“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并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车通过“技术同源、产业共链、体系融通”的战略思路,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推动新能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级咨询米建华在致辞中指出,新能源装备的质量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他高度评价了中车在风电技术与管理体系方面的全产业链覆盖,认为中车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祁和生也对中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整合能力表示赞赏。他认为,“技术同源”战略将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成功延伸至风电、储能等领域,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呼吁行业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完善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重视人才培养与交流。
作为客户代表,华电集团副总工程师胡贵良对中车与其合作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提到了中车自主研发的6.X兆瓦陆上风机、10兆瓦级海上风机以及“风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技术助力华电新能源装机突破了6000万千瓦,成为央企合作的典范。
面向“双碳”目标,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强调,新能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他提出了共建“技术共研、标准共治、价值共享”的三大生态倡议,旨在通过规模化集采、联合研发降本、智能运维增效等措施,实现行业的良性循环。
会议期间,中车启航新能源公司还作了《打造高质量新能源装备:从轨道交通技术到新能源的传承与创新》的技术质量管理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风电行业的质量现状、高铁技术向新能源行业的延伸以及AI在风机领域的应用前景。
此外,会议还发布了《创新驱动,质胜未来——共谋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协同合作,并坚守行业操守,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下午,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中车株洲所的生产产线与创新展示中心,深入了解了中车在功率器件、智能运维平台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随后,围绕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展开了深度讨论,针对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以及产业标准等痛点问题提出了系列化建议。
此次座谈会不仅展示了中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责任担当,也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和协作框架。未来,中车将继续加速布局深远海风电、构网型装备、氢基产业等新领域,以“高铁级”品质引领新能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车时代电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