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博众精工:公司看好消费电子市场,将加大研发,优化成本,拓展机器人业务

2025-02-18 17:37:03
来源
财迅通

财迅通讯,2月18日博众精工发布公告,公司于2月17日接受天风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 余军,证券事务代表 杨青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博众精工表示,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博众精工介绍了其作为技术平台型企业的情况,专注研发和创新,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增长。交流问答环节,公司回答了关于消费电子行业情况、A客户订单预期、股权激励计划、成本管控、机器人布局、研发投入、人员增长及招聘途径等问题。其中,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AI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迭代;A客户将加大创新力度,为公司带来新业务机会;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健全激励机制;公司将通过提升人效、加快研发管控和供应链管理来达成2025年净利润率目标;在机器人方面,公司已有技术沉淀,并重点布局机器人代工和人形机器人组装设备;研发投入将保持稳定,但会加强管理和考核以提升投入产出比;公司人员数量增速将低于订单增速;招聘人才主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包括校招、校企合作和社会招聘,同时设置员工职级晋升机制和股权激励方案以确保人才稳定。

截至发稿,博众精工总市值为116.58亿元,市盈率TTM为28.11,每股净资产为9.65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现场结合通讯的交流方式进行,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交流,主要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部分:公司情况介绍

博众精工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创新的技术平台型企业,自创立以来,深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自动化关键零部件以及工装夹(治)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半导体等行业领域。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431.93万元,同比增长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84.36万元,同比增长10.61%。

第二部分:交流问答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消费电子行业2024年的整体情况和公司的运营情况?

答: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较2023年增长6.4%。根据联合资信的报告,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渐企稳回暖,中国市场表现亮眼。AI技术的创新应用、折叠屏技术的成熟以及高端化趋势推动了新产品迭代和平均售价的提升,特别是售价超1000美元的智能手机销量显著增长。2025年及以后,政策刺激、新场景拓展和供应链优化有望为行业增长提供动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32.74亿元,同比增加0.91%;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0.61%。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70%。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获授权专利319件,其中发明专利135件,实用新型专利103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另获软件著作权78件。

问题二:怎么看待未来A客户订单情况?

答:未来的话,A客户这边会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增加产品功能。如增加手机AI功能,推出折叠屏手机、AR眼镜等,从而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对未来A客户的创新和订单预期我们持乐观态度。

问题三:可以介绍一下公司于2024年5月份发布的股权激励公告吗?

答: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博众精工于2024年5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博众精工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激励计划2024年设定考核目标为:净利润率不低于8.5%;2025年设定考核目标为:净利润率不低于9%。

问题四:股权激励计划上,2025年的净利润率目标为9%,公司今年在成本管控和期间费用率上有什么举措吗?

答:首先,我们将致力于提升现有员工的人效,控制人员数量的过快增长影响利润。第二,我们将加快对研发过程的管控力度,杜绝研发浪费和无效研发,控制研发费用率的大幅增长。第三,在供应链管理上加大力度,一方面通过战略集中采购提前低价锁定,另一方面提高加工件的自供比例,减少外发成本。

问题五:公司在机器人方面的布局情况?

答:公司早在2011年成立的子公司-苏州博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对未来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在机器人视觉系统、调度系统、智能移动底盘等模块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沉淀。目前,公司在智能机器人有两个重点布局方向:

一、机器人代工方面,公司有给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代工机器人,目前订单较为饱满,且去年的代工订单已经交付;

二、人形机器人组装设备方面,公司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问题六:为什么机器人客户会选择3C自动化公司而不是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公司来为他们提供相关自动化设备?

答:因为消费电子每年的产销量比较大、迭代速度快,导致对自动化设备要求高,如高精度、高节拍的需求,模块化、柔性切换以适应客户的高速迭代的需求等。我们认为未来的人形机器人的定位也是类似于消费电子产品会进入千家万户,我司的过往经历已经证明了我司能够服务好3C的行业大客户,因此我们有自信能继续服务好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客户。

问题七:公司的研发投入很大,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较很高,未来2-3年内,公司是否还继续保持如此高的研发投入?

答:公司一向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研发投入占营收占比相对较高,这个趋势未来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公司也将加大对研发立项、研发过程管理及结果考核,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提升研发投入产出比,未来2-3年公司研发占营收占比和现有水平预计将维持稳定。

问题八:2025年,公司的人员数量会随订单同比例增长吗?

答:公司将致力于现有员工的效能和技能提升,实现人员数量增速低于订单增速的目标。

问题九:公司招聘人才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公司的人才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一方面公司每年都会到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展校招,并与多家高校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公司也通过社会和网络招聘不断广纳贤才,重视员工福利,并设置了明确的员工职级晋升机制和股权激励方案,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天风证券(证券公司)、中邮证券(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证券公司)、申万宏源证券(证券公司)、东吴证券(证券公司)、甬兴证券(证券公司)、富国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平安养老基金(其它)、银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中欧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长江证券(证券公司)、招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华商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银河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前海开源(基金管理公司)、上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东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广发证券(证券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公司)、国寿养老(寿险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公司)、鹏扬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浦银安盛(基金管理公司)、兴合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泰康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凯石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人保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国金证券(证券公司)、农银人寿(寿险公司)、中邮资管(其它)、安华农险(财险公司)、众安保险(财险公司)、正心谷资本(其它)、兴银理财(其它金融公司)、平安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东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东海证券资管(其它)、华福证券资管(证券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资管(资产管理公司)、方正证券资管(证券公司)、长江证券资管、富安达(投资公司)、华夏未来资本(其它)、诺德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人保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西部利得(其它)、贝莱德基金(其它)、万纳基金、华创证券(证券公司)、安联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新华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山证资管(资产管理公司)、友邦人寿保险(寿险公司)、青骊投资(投资公司)、上海恒穗基金、丰琰投资、慈阳投资(投资公司)、睿亿投资(投资公司)、望正投资(投资公司)、兴业证券(证券公司)、安联投资(投资公司)、和谐汇一(资产管理公司)、大筝资管(资产管理公司)、常州投资集团(投资公司)、荣冰基金、民生证券(证券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

据统计,近三个月内共有2批机构对博众精工调研,合计调研的机构家数为1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