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公司倾斜资源于动画电影,计划组建新厂牌并扩充产能
财迅通讯,4月27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通过“价值在线”参加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王长田,董事会秘书 侯俊,财务总监 曾艳,独立董事 韩梅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财迅通讯,4月27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通过“价值在线”参加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王长田,董事会秘书 侯俊,财务总监 曾艳,独立董事 韩梅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财迅通讯,4月27日智莱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线上参与深圳市智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干德义,董事、总经理 王兴平,董事、董事会秘书 陈才玉,董事、财务总监 干龙琴,独立董事 邓志明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智莱科技表示,智莱科技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订单增加和自有资金理财收益。对于国内市场,尽管快递柜市场增速放缓,但智能快件箱作为基础设施,需求仍会增长,面临物业收费问题需妥善解决。公司智能快递柜技术成熟,AI识别已投入使用,且已拓展至取餐柜等产品。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略有增长,但不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客户风险。公司2024年度毛利率略有增加,原材料成本和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无明显影响。海外市场拓展持续加大,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除智能快件箱外,公司在其他保管与交付领域也有业务发展。公司已持续多年分红,暂无新的回购计划。对于技术替代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和跟进新技术应用。应收账款与现金流状况正常,客户回款周期无延长风险。
截至发稿,智莱科技总市值为23.88亿元,市盈率TTM为60.49,每股净资产为8.09元。
财迅通讯,4月27日炬申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雷琦,独立董事 李萍,财务负责人 余思榆,董事会秘书 裴爽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炬申股份表示,针对投资者提问,公司回应如下:关于新轮船的花费,建议查阅公司前期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船舶购买(建造)合同。对于联运模式在国外的阻力,公司表示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928,275.75元,业务发展规划为国内外双轮驱动,提升国际地位。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营收为7,935,944.23元,2025年将继续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募投项目进展已披露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81,571,133.83元,同比增长31.17%,未来盈利增长点在于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行业方面,2024年物流运行总体平稳,仓储行业实现增长,公司表现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对于行业前景,物流具备长期向好的发展条件,企业将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截至发稿,炬申股份总市值为20.87亿元,市盈率TTM为25.58,每股净资产为5.84元。
财迅通讯,4月27日九典制药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总经理 杨洋,独立董事 阳秋林,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曾蕾,财务总监 熊英,保荐代表人 江伟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九典制药表示,在投资者提问中,公司回复了关于收入增长与归母净利率增长不匹配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补助减少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幅基本匹配。对于增持计划,公司表示正在有序推进。面对产品依赖和竞争对手创新投入,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力度。财务方面,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在洛索洛芬洛芬产品竞争方面,公司将凭借完整产业链、全渠道覆盖和研发高投入来积极应对。全球业务方面,公司在原料药和制剂海外销售上均取得进展。中药创新领域,公司取得了消炎解痛巴布膏的再注册批件,并有中药1类创新药在研。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核心产品放量、储备产品商业化、慢性疼痛市场需求扩张以及研发投入与成本优势。对于行业整体和其他企业业绩,公司引用了国家统计局数据,并表示医药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与盈利挑战,但长期发展前景稳健,具备创新能力和精细化运营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机遇。
财迅通讯,4月27日兴瑞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国泰海通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张红曼,财务总监 杨兆龙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兴瑞科技表示,兴瑞科技是一家精密零组件制造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智能终端及消费电子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元,净利润2.2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4.20亿元,净利润4,017万元,环比增速11%。
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尽管受到头部客户短期策略调整影响,但仍实现收入10.41亿元,占营收54.75%,同比增长3.61%。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汽车电子比例超80%,同比增速超10%。公司已成功切入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精密结构件领域,并计划继续深耕国际客户,加快国内市场拓展。
智能终端业务方面,2024年实现营收4.41亿元,占营收23.17%。公司与头部客户及台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获得更多新品定点。
消费电子业务方面,实现营收1.27亿元,占营收6.66%,同比增速12.25%。其中服务器业务占消费电子比例为30%-40%,同比增速达60%以上。公司正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以落实海外业务战略规划。
财迅通讯,4月27日海看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中泰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董事会秘书 邓强,证券事务代表 王闯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海看股份表示,公司在2024年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业绩总体平稳,实现营业收入9.79亿元,归母净利润4.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利润下降主要因IPTV增值业务收入下滑及版权成本上升,而2025年Q1增速较快则因回款情况良好。
面对大屏端合规化运营,公司积极响应广电总局要求,实现开机看直播,调整压缩计费点,虽短期内增值业务收入可能承压,但长期看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用户回流。
在微短剧布局方面,公司按照"三个一"战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微短剧业务视为创新业务中的战略性方向和重点发力点。
此外,公司启动"海看算力中心"建设,主要为自身平台支撑和技术产品输出服务,后续将根据业务和技术反响调整规划。账面现金充裕,将用于平台建设、版权采购、对外投资和利润分配等。
针对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趋势,公司将加强监控跟踪,定期分析客户信用和应收账款账龄,分级分类采取催收措施。
财迅通讯,4月27日江天化学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投资者网上提问等机构调研,董事长、总经理 朱辉,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 史彬,独立董事 郁东,保荐代表人 赵宏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江天化学表示,公司在说明会上回复了投资者的问题。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主要因收购三大雅公司导致营收增加,但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以及三大雅高位库存和产能利用率低使盈利水平下降。公司暂无并购重组计划,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24年母公司业绩下滑受多聚甲醛产品价格竞争影响。对于三大雅,公司将发挥其技术优势,向不同市场转型,并整合供应链、降本增效、降库存扩市场。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未来将围绕整合协同提升经营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盈利增长将依赖于稳定经营、SAP产业链配套、市场策略调整、研发促进和市场开发等。公司关注股价但更专注于主业发展。目前无股权激励等计划。多聚甲醛行业面临挑战,收购三大雅后新增高吸水性树脂产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方面,化工产业面临结构性分化和转型压力,传统石化领域盈利承压,行业正经历双重变革。
截至发稿,江天化学总市值为35.35亿元,市盈率TTM为12.36,每股净资产为6.68元。
财迅通讯,4月27日豫能控股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线上参与豫能控股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等机构调研,董事长 余德忠,总会计师 王萍,董事会秘书 李琳,独立董事 叶建华,独立董事 赵剑英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豫能控股表示,公司作为省属火电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将围绕国家及河南省能源发展规划,实施“12345”发展战略,包括实现一流综合能源企业目标,构建双航母发展格局,聚焦煤电、煤矿、新能源三大产业,构建四大统筹协作体系,实施五大保障措施。公司将积极争取省内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开发,省外做好外电入豫通道推进工作,储备优质新能源、煤矿项目资源,加快推进公司转型发展。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07%。
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聚焦煤电资产精益管理,提升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水平,以及积极争取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开发,提高新能源发电规模,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公司投资建设了鲁山抽水蓄能、林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计分别于2028年和2030年全容量投产,这将对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财迅通讯,4月27日英唐智控发布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受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 李昊,财务总监 杨松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英唐智控表示,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分销业务中的手机及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增长,以及芯片研发制造业务的收入增长。一季度毛利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的调整,选择高毛利产品并优化组合。中美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可控,公司通过业务布局调整和国产替代策略应对。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方面,传统成熟业务稳定,新业务聚焦于车载显示芯片与MEMS芯片,研发团队实力强劲。研发费用重点投入显示驱动芯片与MEMS微振镜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分销占比较大的问题,公司将加大芯片研发制造业务投入,期望未来3-5年内显著提升其业务占比。此外,公司计划探索并购机遇,加速半导体业务推进,通过并购方式组建国内研发团队,布局自有产能,实现全产业链本地化,以增强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发稿,英唐智控总市值为77.64亿元,市盈率TTM为131.34,每股净资产为1.56元。
投资者活动主要内容详情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及2024年度经营成果介绍
财迅通讯,4月25日新乳业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20日接受中金公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 郑世锋,四川新希望乳业总经理 史晓光,证券事务代表 王皑,董事会办公室 胡弈中等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新乳业表示,公司目前以直销为主,DTC渠道是核心,正努力提升其占比并逐步建立核心渠道壁垒。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抓取新兴渠道机会。总部制定统一战略并分解到子公司,通过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管控。未来2-3年,公司将坚持“鲜立方”战略,聚焦核心品类,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DTC渠道,并通过专业能力提升、工艺技术改进等方式推动供应链降本增效。公司奶源结构具有韧性,能应对奶源周期波动。支撑业务增长的管理经验包括制定清晰战略、坚持创新、培养战斗力团队和制定市场化考核机制。面对渠道变革,公司认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正积极抓取新渠道机会。子公司订奶入户的成功经验将逐步推广。接下来,公司将打造私域流量平台,围绕基地市场深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外拓。关于并购计划,公司提出“内生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策略,关注并购机会但目前未有可披露内容。
截至发稿,新乳业总市值为151.22亿元,市盈率TTM为28.92,每股净资产为3.69元。